是的,一個家庭,如果隻是覺得結婚生子,是一個人生在世的任務,那這個家從一開始就是錯的。
我看著吳黎,她已經是完完全全地成為了一個陌生人,我說:“就算他們有錯,你也沒有任何資格,去決定一個人的生死。”
吳黎用極其安靜的語氣說:“但他們也沒有資格,去傷害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孩子,還在那自以為是,假裝自己很愛家人,說真的,如果他們選擇分開,我不會做任何事,可是我明說暗示,他們就是在裝睡著,喊不醒的。”
吳黎歎了一口氣,說:“我是沒有資格,但你以為,我就是那種殺人狂嗎?你以為我喜歡聞著血液的味道嗎,我不想的,可是他們卻寧願,當一個假睡的人,也不願睜開眼睛,承認自己的錯誤。既然合理的方式喊不醒,那我隻能,讓他們真正的睡去,永遠都不要醒,這是他們的選擇。”
我看不出她的情緒,不知道她是已經死了心,還是她原本就冷漠無情,我看了看時間,已經過去了兩個小時,伍華應該到現場了吧?我放下手,說:“你認為,你已經提醒了他們了,可是那隻是你認為,你總說別人自以為是、驕傲,可你呢?你和別人其實根本就沒有區別。”
“我當然知道我自以為是,所以我才會討厭這樣的人,也包括我自己,人的缺點,就像魯迅先生說的那樣,好處和壞處,就像一個搭肩包,自己的好處,就放在前麵的包裏,壞處就放在後麵的包裏,自己隻看得見自己的好處和別人的壞處,就拿著自己的好處,去驕傲地教育別人的壞處,卻不知道自己和別人,根本沒什麼兩樣。”吳黎的話是很有諷刺性的,她引用魯迅的話來諷刺我,也諷刺著她討厭的那一類人。
而她用她的思維,來標準我們的行為,她覺得所有人,都應該和她一樣,這樣這個世界才會和她想象的一樣,可是這是不可能的。
或許,是因為她看了魯迅的這一句話,才會這麼清楚自己缺點,可是別人和她不一樣,不是所有人都會像她一樣,因為一句話而看清自己、改變自己,我們還做不到,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地來認識自己,有時,我們的確會因為看到自己的缺點,而選擇忽視,這是所有人都會犯的通病。
就像吳黎說的那樣,她是個不一樣的人,但不是所有人都會像她一樣,能夠那麼快地認識自己,和改變自己,她很客觀,而我們,我們都是主觀的人,還不能做到像她一樣的,那麼客觀,這是一個主觀的時代,對於我們來說,她的客觀,的確可以算得上是異類,但是,這也是我們所追求的。
總有一天,她的客觀,是會被接受的,並且也會被學習的,這是她的天賦,但她卻沒有更好地利用自己的天賦,反而用錯了方向。
這時我的電話響了,是程遠我走出審訊室接聽,接後他說:“這個地方就是吳黎的試驗地,還幾隻老鼠是她最近才做的試驗,但是,我們沒有發現吳黎有投毒的地方,你現在先審審她,看有沒有什麼線索,我在這邊再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