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4章 《高中生活》(3 / 3)

當同學問我,你奶奶來給你做飯了?我點頭,嗯。誰又知,明了我的內心已有稍許尊嚴腐蝕。當我回老家,鄰裏之間問我,少華在哪上的什麼高中呀。我無言,聽得出這樣的口氣純是諷刺,不過他們沒說,上個劣高中,還搭個人去做飯……。他們沒這樣說,這樣已夠仁慈了。我應該感謝。

我習慣了一個人獨處,打攪了我,倒成了不好。即使對我出於好意。

我真不希望瑣瑣屑屑成為惡性循環,如果真是,如若我是啞吧,我隻能落淚。

9.朋友(二)

許多人說老師是我們學生的真摯朋友。但我認為他們不是。老師是教育者,學生是被教育者,本質上就有著一種隔膜。

老師可以訓訴學生,老師可以懲治學生,可以給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可以給學生製定多種多樣的製度。而學生不能。

有時學生要求老師點什麼時,他們會反駁的說些讓我們換位思考。那我想說句,不要把教育的本質搞錯,不要成為教育製度的機械執行者。這兩句是好聽的,委婉的。

我還想說,我不認識的,被老師開除懲罰的學生都是我的朋友。那些人被開除了,教育者認為他們是害群之馬,開除了可以給其他人一個安逸的環境,給其他人的利益獲得,創造條件。試問誰有權力犧牲某個人而把獲得的利益給他人。我正大光明的說,沒有任何人有這個權力。

在學校,小學,中學,現在是高中。教育者不是真正的唯一的讓我們學生們獲得智慧,不應偏重於智力教育,更重要的是教育做人,做有道德的人。

教育製度的混亂執行,那麼這個執行教育者,就失去了做人的本質。那還怎麼去教育學生。教育製度的錯位,是人為的,看不清隱藏起來的是傷,是痕。然而教育製度的本身,也存在著問題。

“開除”,這個製度,為什麼犯了學校的禁令就被開除。最根本的教育者的目的想教育每個學生學好,但為何開除,開除之後,被開除的怎麼受到反醒後的教育。教育製度,不,是教育者剝奪了被開除學生的受教育權。往往被開除的人,就容易產生內心不平蘅,對社會有了攻擊的念頭。到頭來,熟是根源,到頭來,全部是傷是痕。

太多太多的話,我想吐盡,終究吐不完,吐不盡,留著殘根。不過這樣也好,我可以無窮無盡的寫,說。寫給朋友,說給朋友。

10.一個人

和某一個人做朋友,都去撐不了多久,就會變成陌生人。和陽光明媚的人交友,他們會感到我鋪天蓋地的憂傷,會吞噬他們。和陰冷的人做朋友,他們會說我更陰冷。每句語言,都直插心髒。

和老師做朋友,我很少想過,就最近音樂老師把曆史老師的罪行,說得淋漓盡致。當場心血來潮,湧動的是黑色。盡管我跟曆史老師的關係倍好,這些全變成了諷刺。該拉倒時就拉倒。自此以後,我再也沒有想過和老師做朋友。

還有些隨和我的人,就是你怎麼說,他怎麼附和。結果把你宰得血淋的。真的懊喪。

見到了以前幾個要好的熟人,幾句便結束了相見。然後我又跑去網上找他們。聊得網絡超載。背起黑色的書包,說聲再見,然後走掉。走出網吧的門口,點燃一支煙,頂著黑色的夜氣,踏著漆黑的公路往回走。偶爾被車前的燈光照的光亮。像是一個匆匆的歸客。精疲力盡的苟同黑色的夜潮,蠕蠕的流淌。一個人蠕蠕的往回走,一想到明天還得早到學校,不知不覺中加快了歸途的腳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