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7章 執著的思想創造奇跡(1 / 1)

有人說,執著和癡情是創造奇跡的一斧一鑿,有了這兩樣東西,世上就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也有人說,鍥而不舍是成功的第一要素,隻要門敲得夠響夠久,總會有人被你喚醒。

炎熱的夏季,雄蟬常常伏在樹幹上,不停地振動鼓膜,發出嘹亮的鳴叫聲,為的是引雌蟬來與它交尾,它的急切的鳴叫,似乎釋放著自己重見天日的快樂。

因為,它們要在地底下潛伏很長時間,少則一年,多則17年,才能鑽出泥土,從蟬蛻裏掙脫出來。雄蟬的腹下有一對“膜”,可以振動發出尖銳的聲音,吸引雌蟬。

雌蟬在交配後爬上桑、柳等樹的樹枝上,用有鋸齒的產卵器刺入這些嫩枝的皮層內,隨即將卵產在裏麵,一邊爬、一邊不停地刺,一直到將卵產完為止。

這時,產完卵的雌蟬已精疲力盡,不久就會死去。卵就依靠太陽的溫暖而獨自進行發育和孵化,當幼蟲孵出以後,遺留下來的一層薄而脆的外皮會形成一條細絲,常將幼蟲倒掛在半空中。

不久,幼蟲降落到地麵上,又鑽入樹根周圍的泥土中去,繼續發育和成長。再經過兩三年,或者更長時間,幼蟲經曆了六次蛻皮,才會變成“擬蛹”的形式出土,它們出土之後又一次自己爬上樹幹,經過最後一次蛻皮以後,才變為真正的成蟲。

再然後,卵又孵化,成小蟲,落在地上,鑽進土裏,靠樹根的養分過活,開始漫長的等待,有的一年,兩年,最長的達17年。

天哪!它們等上17年,真正能飛、能鳴的日子,居然不過1個月!莫焦躁,莫驚慌,莫灰心,沉著冷靜,奪取最後的勝利。人應當百折不回。

7天嘹亮的歌聲,來自17年沉潛醞釀,生命像一粒種子,隻有今生才能耕種,把握今生今世!持之以恒、永不放棄是所有成大業者的共同個性特征。他們不管遇到多少艱難險阻,不管遇到多少詛咒反對,總是會矢誌不渝地堅持下去。

辛苦的工作不會使他們煩惱,惡劣的處境不會使他們氣餒,反複的探索不會使他們厭倦,迷人的誘惑不會使他們動搖,無情的打擊不會使他們改變。“不懈追求,永不放棄”已經成了他們生命中的一部分,隻要生命不息,他們就會奮鬥不止。

尼克鬆說過:“我不怕失敗,因為我知道還有未來。”眾所周知,由於“水門事件”,尼克鬆總統被迫辭職。從辭職到他逝世前的20年中,他經曆了巨大的精神折磨。突然降臨的失落與憂憤,媒體的窮追猛打和冷嘲熱諷。熟人朋友們則避之不及,使62歲的尼克鬆患上內分泌失調和血栓性靜脈炎,醫生說他基本上是一個廢人。

然而尼克鬆沒有倒下去,更沒有向命運屈服。相反,辭職還他以支配時間的自由,恥辱為他提供了恢複名譽的動力,挫折和憂憤賦予他以哲人的敏銳。正因為經曆了刻骨銘心的大起大落,他才能發出這樣的聲音:“美國今天之所以成為一個偉大的國家,並不是因為政府為人民所做的事,而是因為人民為他們自己以及人民相互之間所做的事。”

在黯然下台後的日子裏,尼克鬆把全部的感情和智慧都傾注在閱讀和寫作上,反思自己的過去,評論美國政治的得失,連續撰寫並出版了《尼克鬆回憶錄》《真正的戰爭》《領導者》《不再有越戰》和《超越和平》等一係列暢銷全球的著作,以獨特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價值,繼續推動美國的內政外交。

1994年尼克鬆走完他的一生,白宮宣布葬禮那天為全國哀悼日,政府停止辦公,郵局中斷投遞一天。克林頓總統代表國家對這位前總統表示敬意,88個國家的400多名代表及來自各界的2000多名要人參加了葬禮。尼克鬆憑借老驥伏櫪的頑強努力,終於改變了曆史對自己的評價。

他以一種積極的、健康的心態去麵對自己的人生,而不是自怨自艾,挫折、憂憤使尼克鬆成為一個深懷“野心”的人,堅持不懈、持之以恒使尼克鬆達到了人生的又一巔峰。

想與做的智慧

成功的秘訣在於執著,成功偏愛執著的追求者。世界上許多名人的成功都來自於克服千辛萬苦和持之以恒的努力,隻有這樣,你才會漸漸接近輝煌。稍有困難便更改航向或經不起外界的誘惑,恐怕會永遠遠離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