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學會選擇最佳思維(1 / 1)

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優思路並非易事,它要求我們不斷開動腦筋,不斷開拓創新,同時也可以借鑒或模仿成功者的經驗。下麵一些尋求最優思路的途徑可供借鑒:

第一,換成簡單的語言。

錯綜複雜的問題都可以分解成簡單的問題或語言。

例如,總銷售量是25873892美元,成本是14263128美元。

如果科長問成本占銷售量的百分之幾,就可以以簡單方式表示,即把銷售量看成是25,把成本看成是14,得出14∶25.這樣就可推測出成本約占銷售量的55%。無論什麼問題,隻要把它簡單化就容易找到解決的辦法。

第二,把別人的終點當作自己的起點。

博古通今、多才多藝的裏歐納爾德·文奇說:“不能青出於藍的弟子,不算是好弟子。”

科學家皮耶·艾維迪也說:“比起史坦因、萊茲等科學界的巨人,我們隻能算是小人物。但站在巨人肩上的小人物,卻能比巨人看得更遠。”皮耶在鑽研新課題時,常把與研究題目有關的資料收集到手,然後加以閱讀和研討。

第三,學習別人的做法。

比如要推出新式錄音機該怎麼做?假如本身缺乏這方麵的經驗,若完全靠自己的構思,不僅浪費時間,還會出錯。經營錄音機的公司總共有好幾家,是消息的最好來源。但不能依樣畫葫蘆,而是應利用先進的既有經驗來完善自己的構思。不論麵臨什麼問題,都要看看人家是怎麼解決問題的,然後再加以改善。

第四,使用淘汰法。

有時因為解決問題的思路過多,反而不知如何取舍。可以采取淘汰法,把不好的逐一去掉。

例如跳舞比賽,如果一次想從舞者中選出優勝者是很困難的,因此便采取淘汰法。每次評審一組,有缺點就退場,這樣陸續淘汰直至兩組,最後剩下優勝的一組。當你要從幾個東西中選出最喜歡的時候,把不喜歡的逐一淘汰,事情就變得容易了。

第五,向別人說明。

能否提出更新更好的解決思路,這與了解問題的程度有關。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最好將計劃向第三者提出。

想與做的智慧

從成功的角度來講,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並不一定是條直線,而可能是一條障礙最小的曲線。我們必須養成尋找思路而不懼怕困難的習慣,並且力爭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