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狐仍舊沒動,她是舍不得走啊!她感激他的救命之恩,她擔心他的傷勢,她怎麼可以,又怎麼忍心-走了之呢?
“你快走呀!再不走我可要打啦!”書生說完,假裝把手揚了起來,可隻是揚了一半,“哇――”得又忍不住大吐了-口,書生連忙把揚起-半的手,捂住了胸口。
“你不走,難道你想看著我死在這裏嗎?”書生有氣無力的說。
白狐無奈,不得不轉身離去,她向書生默默地瞌了三個響頭。此時,“泣無聲,淚千行,臨別依依情未了。盼來生,重相逢,仙樂飄飄共天倫”。話說白狐乘著暮色,終於又回到了“慈雲庵”,妙塵師太見到她時,表情無喜無悲,隻是喃喃自語的念道:“阿彌陀佛,前世因,今生果;今生因,後世果。這輩子的債,恐怕要等上五百年了吧……”
第二天,晨色未啟,妙塵師太收拾好行囊,在白狐頭上剪了-撮毛,就匆匆下山了。
原來,書生那天回家,根本沒走到自已的門口,便己經不行了。眾人把他抬回去,硬撐到了三更,再也藥石難救,甩手歸天了。
妙塵師太到了書生家,把白狐的毛發放在他遺體-旁,再要來-碗清水,-邊口中念念有詞,一邊用拂塵沾水灑向書生。過後,師太端坐於床前,不吃不喝,不語不言,整整連續三天,為書生念遍&8249;&8249;三世因果經&8250;&8250;、&8249;&8249;上乘金剛經&8250;&8250;、&8249;&8249;大悲如來咒&8250;&8250;等等,-直到他入土為安。
妙塵師太回庵後,把白狐領到了跟前,慈祥而溫和的說道:“白狐,你修道之中的第一劫難已過,但今日欠下孽債,日後自要報還。再過些子,你的第二劫將至,此處亦非你久待之地。容貧尼秘授你一招,暫且搬到-個山洞裏去。那裏乃是曆代高僧麵壁的密室。可助你逃過多重的劫難。千年修煉之道,漫漫無期,不僅靠得是天份,更憑得是不屈不撓的堅定意誌。希望你勤學苦修,有朝一日能夠大功告成,得道成仙。”
從此,白狐過起了獨居的生活,山洞中寬敞又明亮,幹燥通風。石床石桌,-應俱全。她晨修暮煉,饑食鮮果,渴飲甘泉。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滄海桑田,時光鏡遷;白狐變了,完全變了,不再是以前的-隻白色的狐狸,她先是金丹修成,再接著可以元神出竅。最後,神嬰化形,脫胎化骨,經曆了無數次的劫難,經過自巳千年不懈的修煉。終於,白狐終於功成身就,從-隻初始的低級動物邁向了人類的巨大進程入少女白狐麵對著銅鏡而坐,銅鏡裏的佳人猶若天仙,美麗端莊,俊俏可愛。她用玉指輕輕撫摸眉間,那深紅如血的印記,恰似雪山上的一朵姣蓮,顯得格外的嬌豔。
千年修行,千年孤獨.隻要有靈魂就會有寂寞。不僅人如此,動物如此,神仙也一樣如此。少女單影凋零,孤身獨居山洞,冰冷石壁難驅他心內的空虛,她本想大隱於市,又怕滾滾紅塵,埋沒了自已千年的修行,畢竟現在回想起五百年前的第一次劫難,仍然心有餘悸啊!
少女娥眉緊簇,麵朝銅鏡長籲,心中更是疑礙不定。
“白狐—”忽然,有一種輕如春風,柔似江水,脆若玉鳴的天籟般聲音,傳入白狐耳際,直透心扉,令聞者頓感神清智明,如經洗禮。
白狐連忙起身,飛奔洞外,隻見觀音菩薩霞光萬丈,身披白紗,左捧寶瓶,右執柳條,安詳的端坐在蓮花盤上。
白狐大呼:“白狐拜見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說完,雙膝下跪,伏地叩拜。
“白狐,因你幼時巧吞長生果,後又得慈雲老尼相授神技,加你自巳千年的修煉,才有今日所成.但離上乘大道還需時日,真身未成難以駕駁仙體,上天入地.故你必要再持勤苦修才可.五百年前,你欠下-債,情字當頭,現時機巳到,此刻你應下山,去了卻三生恩緣.滾滾紅塵,多少風花雪月,多少情怨恩仇,道不清說不明,唯求善字在心頭。”
“白狐銘記菩薩教誨,不知下山後何去何從,懇請菩薩指點。”白狐說道。
“千裏有緣來相會,心有靈犀一點通。五百年前,妙塵已為你們念下了&8249;三生因果經&8250;,配為結發,你的眉頭染有他的血印,他的頭上也留有你的白毛。你現在金丹煉成,僅需丹氣,皆可讓凡人大病化小,小病化無。故你下山後,可化名為吳小麗,懸壺治病,廣積善德.若遇上頭頂有一縷似你毛發者,便是你所要找之人”。
“謝謝菩薩,小麗明白”白狐答道。
“白狐,凡間非比仙界,人性紛雜,世事難料.你此去定有許多凶險.但要相信天下還是好人的多.我現賜你一符,若遇有難以化解之災,念動心經,我便可來助你。”觀音說畢,柳絮輕揮,隻見一道閃光,白狐胸前己掛了-塊晶瑩圓潤的玉佩.
“謝謝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白狐虔誠的念道,看著觀音漸漸遠去,消失在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