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記即刻就開始介紹起來。
我心裏開始在想:看來常百靈這次到上江市來主要還是為了以前建行向我們那些國企貸款的事情。如果那些貸款就那樣被一下子剝離之後損失肯定不小。雖然建行是國家銀行,但是這也涉及到她的政績和整個江南省建行的利潤問題。
對於上江市房地產開發及舊城改造的問題,這對建行來講本來就是一筆一本萬利的業務,她根本不需要我們去求她。不管是開發商向建行貸款還是購房者按揭,這都是隻賺不賠的業務。
國企改革後的銀行業務也是非常可觀的。首先是外資的吸納,這就是一筆可觀的業務。此外,國企的壞賬被剝離後重新貸款的部分,這隻要未來的企業轉型良好,能夠創造更多的利潤,這對銀行來講就是好事情,就可以帶來巨大的利潤。常百靈能夠看到這一點,這本身就說明她的眼光很獨到。
而她剛才提及到的壞賬和爛帳問題,這確實不是她這個行長及我們上江市的負責人可以決定的,那必須經過省裏麵主要領導的同意才行。很明顯,常百靈也就是那麼提一下罷了,她的目的是在提醒陳書記:你們的國企可是欠了我們很多錢的,今後可得多照顧我們建行的業務才是。
其實銀行和政府之間還真的是一種相互需要的關係。在政府麵前,銀行不可能會像對待其它貸款單位一樣高傲。沒有政府重點項目的支持,沒有政府對各大企業的引導,銀行生存就會很困難。
我到了上江市後市裏麵幾家銀行的負責人都請我吃過飯,也經常到我辦公室來彙報工作,而他們的目的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希望我分管單位的業務資金存入到他們的銀行裏麵去。
吸納資金是銀行必不可少的業務,這也是信貸的基礎。所以,就是今後國企吸納的外資存入到建行就是一筆非常可觀的業務。
當然,作為上江市來講,我們對貸款的需求也是很緊迫的,這也是國企改革最需要的。陳書記提出的一百個億的授信並不多,不過這基本上能夠滿足上江市國企改革的大部分需求了。如果工商銀行和農業銀行相應再各授信五十個億的話,那麼接下來上江市的整個改革就不再存在什麼問題了。改革的成功與否,除了思路和政策之外,錢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這其實也是一種談判。
不過這樣的談判比較特殊,因為雙方代表的都是國家,所以很多話不需要說得那麼明白,也不需要唇槍舌劍。還有就是,這裏麵其實也有一種個人的感情在裏麵。銀行的錢是國家的,項目也是地方政府的,雙方隻要過得去就會談得攏。所以,我相信這次常百靈到上江市來是帶著目的的。或許陳書記早就和她交談過了,今天的這次會麵隻是一種形式上的接洽罷了。
市電視台也在這裏錄像,這更像是一場作秀。當然,這樣的作秀很必須,至少可以讓上江市的幹部群眾更有信心。所以,我不得不說,作秀也是官場的一部分。
陳書記花了近一個小時才介紹完了情況,他主要是從今後上江市如何保持工業城市的這個大框架在談問題,同時也談到了每一個大型企業的改革方向和結構調整的思路,當然也描繪了未來美好的前景。
陳書記的口才本來就很好,所以他的描述頓時讓在座的人有了一種熱血沸騰之感,仿佛他描述的美好前景明天就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