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話的時候正是山風淩冽吹過之時,他的聲音到達我耳朵裏麵的時候就變得有些斷斷續續的起來,就好像沒有調頻好的收音機裏麵傳出來的聲音。

一行人隨即就朝裏麵走去,我的口腔和鼻腔裏麵全是清新的空氣。

我眼裏這春天的山是濕漉漉的。感覺它就像氤氳成的一幀水墨。在山間行走,有鳥在枝頭,小爪子緊攥鬆枝,叫一聲,抖一下,抖落一串山嵐凝露。

走累了的時候,就想去親近一塊石頭。這塊石頭,往往巨大無比,絲絲涼氣,從石頭縫間縷縷散出,人貼著石頭往前走。一抬頭,原來這塊石頭就是一座山。

抬頭望,幽靜山穀綠森森的,山巒雲霧繚繞,草竹樹木分外清新,千溝萬壑,彙成的巨大飛瀑,從山頂順勢而下,彌漫著水氣在身邊發出巨大的轟鳴。咳一聲,四周回響。

朝前麵走了大約一公裏左右,我卻已經是氣喘籲籲,不禁在心裏歎息:這桃花源或許很好,但是卻太過遙遠了。

我們沿著小道一路前行,小道蜿蜒向上,兩座山之間的地方後頓時就感覺到眼前霍然開朗。這是一塊不小的平地,平地就位於兩座山的中間,處處野草叢叢,還有不少的灌木叢,最讓人感到眼前一亮的是,我發現在這塊平地的一側有一條清澈的河流,頓時就明白前麵所見到的瀑布是從什麼地方來的了。

“上次我來的時候是夏天,這裏全部是野花,漂亮極了。那還是多年之前,我在大學裏麵當老師的時候,當時我帶了幾個學生到這個縣來實習,順便就到了這裏。”黃省長站在了路的中央,指著前方的那片平地說道。

我發現他此時的姿態很是休閑與豪邁,很有一種指點江山的意味。我心裏在想:當時在他的那些學生中,有林育和端木雄嗎?

竇部長雙手叉腰,很欣賞這裏景色的樣子,“是啊。很不錯。這地方空氣太好了,在北京是找不到這樣的地方的。”

黃省長說:“是啊。主要還是現在太忙了,要是在以前的話,我肯定會經常來這裏。最近我們省的旅遊局幾次打報告說要開發這地方,我一直很猶豫。我心裏就想:一旦這地方被開發出來了,那就再也沒有這種原生態的美了。”

竇部長大笑,“看來黃省長也遇到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的矛盾了啊。不過我估計這地方最終都得開發的,畢竟現在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啊。”

黃省長笑著說:“是啊。已經在做規劃了。”

隨即一行人繼續前行,到了前麵不遠處後就開始轉彎,山路是朝著右側的裏麵而去的。轉過了這個彎後我發現眼前的景象又完全不一樣了,這裏全部正含苞欲放的桃樹。

“這些樹都是野桃樹,再過一個月這地方的桃花完全開了之後就會更加漂亮。最近很多地方都在爭論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究竟在身地方。竇部長,今天你看了這裏後就知道我們這裏才是最符合陶淵明筆下景色的所在呢。”

竇部長大笑,“我很期待。”

一行人穿過那片桃花林,迎麵就是一條小溪。我可要想象,當三月桃花盛開時,這裏的桃花肯定千樹萬樹如織就般的雲一樣令人陶醉。

我發現,在桃花林的盡頭處,遠遠望去有一座橋,橋下霧氣翻滾,橋上濃蔭蔽日。潺潺流過的溪水,宛若琵琶之音輕輕滑落。

我們很快就上到了那座橋上,俯身朝下看去,眼前的淙淙水流清澈見底,而且還可以看見水中有幾條小魚在悠閑地遊動著。過橋後沿著溪水行走不遠,頓時就發覺我們已經到了一座大山的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