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坐了一會兒,頓時感覺到很無聊。於是穿上出門的衣褲下樓。

我去到了菜市場。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買菜,更多是想借此機會閑逛。不知道是怎麼的,今天我特別想去一趟菜市場那樣的地方,或許是我的內心裏麵特別地想去和常人接觸吧。菜市場是常人最多的地方,因為那地方給我們每個人的生存提供最基本的原材料。

這個小區的旁邊不遠處就有一個規模不小的菜市場。裏麵各種食品疏菜水果魚肉雞鴨鵝禽應有盡有,進入後便融入到了眾聲喧嘩裏麵。這裏麵到處彌漫著魚腥、血腥和汗味等特殊味道。這才是菜市場應有的氣息。

紅豔豔的辣椒、胡蘿卜、蘋果,碧綠的青菜黃瓜絲瓜豆角和大蔥,紫瑩瑩的茄子葡萄、雪白的水豆腐與蘿卜,黃橙橙的蜜桔柚子,黑黢黢的芝麻豆子等等,不一而足,赤橙黃綠青藍紫,這裏應有盡有,用色彩斑斕來形容一點不誇張,仿佛這個詞,就是專為菜市場量身製作的。

這裏麵有著形形色色的人群。

我在裏麵閑逛,並沒有買菜的意趣。我相信,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故事,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很多趣事,這些故事或許會給我帶來不一樣的快樂。

忽然看到一位菜農,辛辛苦苦挑來了滿滿當當兩框蔬菜,可是他就是尋不到地方擱置擔。他肩挑扁擔,兩手張開抓著框子的繩子,在過道裏走來走去,邊走邊自言自語:這擱哪裏賣呢?城管這裏不讓放,那裏不讓放,真不好辦了。見此情此景,忽然就有一男一女兩位菜販子想趁人之危,他們趕緊跑過來各人扯著一頭框子,這個說,把你的菜上給我吧,那個也說上給我吧。菜農不想上給他們中的任何一個,就是不肯,挑著擔子,掙脫了他們後又在那裏轉來轉去的,最後,不知咋整的,我隻在旁邊的攤位上買了一把芹菜,再轉過身時卻發現他的框子已空空如也,那些菜已被那位男販子抱到了自己的菜攤上。估計價格很便宜。那位女販子沒有占到便宜,心裏有些不爽了,就對菜農說,看你是不是活見鬼,大清早的,挑來那麼大一擔菜,就賣了十多塊錢。可是,菜農卻聽而不聞,一聲不吭。

我站到旁邊隻想笑。他確實是個冤大頭,那擔菜要是他自己賣,少說也可以賣五六十元錢吧。真不知他是咋跟菜販子談價錢的。那個女販子就更有趣了,我估計是由於她力量不及男人的大,所以沒有搶到,於是就有些妒意了,又不能對男販子說什麼,隻好來挖苦嘲笑菜農。

隨即又看到有一位大媽,賣菜也很有特點。她的菜倒不多,隻有兩三斤青辣椒和兩隻青南瓜。南瓜一大一小,大的重量大概是小的兩倍。我問南瓜咋賣,她回答說一塊錢一個。其實我不喜歡吃這東西,隻是隨便問問。過了一會,又來了一位女子,她也問南瓜咋賣,大媽又對她說了一遍,一塊錢一個。女子聽了立即就揀起那個大的,正準備掰掉瓜柄呢,大媽發現了,趕緊說,唉,這個大的是兩塊錢。這時,我就笑了。看,明明是大媽自己沒有說清楚,等人拿起大南瓜時,她又改口了。那位女子也有趣,愛占小便宜,那麼大一個南瓜咋能是一塊錢呢。當然,她倒沒有生氣,隻是把南瓜退了回去。

這位大媽賣辣椒就更有趣了。兩塊五一斤。一位男士抓了半塑料袋子,遞給她稱,她稱一下往外抓出幾隻,邊抓邊稱邊說,湊一個整數,看看辣椒抓得所剩無幾了,那位先生就有些不高興了,說,我要買那麼多,你幹嘛要抓出來呀。大媽聽了,又趕緊往袋子裏裝,想來她還是想湊整數,猜測是要湊夠兩斤,這回男士簡直憤怒了,說,看,你這個人真是的,我又不要那麼多,你往裏麵裝那麼多幹嘛啊?

我站在一旁邊聽了,趕緊解圍,說,你稱一斤二兩,是整數,三塊錢。沒等大媽稱完,那位男士就氣哼哼地說,算了、算了,我不買了。大媽說,不買就不買,反正我辣椒不多,一會兒就賣完了。男士走後,我接著買辣椒,不想要太多,對她說,要一塊錢的。於是我就抓了一點讓她稱,她稱了也是一個勁地往外抓,我說怎麼那麼少呀?她說一塊錢隻有三兩多一點。我說不是的,是剛好四兩。她這才又加到四兩。此時,我總算弄清楚了,原來大媽不會算帳。因為她不會算帳所以才想湊整數。頓時心想:那位男士真不該生氣,想想多可愛的一位老人啊,高興還來不及呢。現在想起這一幕,頓時讓人忍俊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