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暢春園的院子裏,黛玉接了第二道聖旨,不過已經不是康熙皇帝的聖旨了,而是雍正皇帝的聖旨,黛玉現在是皇貴妃了。
現在是雍正元年了,胤禛即帝位,改年號雍正,大赦天下,頒布了一係列法規,冊封後宮,等等。
胤禛沒有食言,黛玉由暢春園搬到了圓明園,沒有進紫禁城。原來的郡主府依然保留,紫鵑、雪雁、春纖和王嬤嬤依然跟著黛玉,其餘的人留守郡主府。
黛玉搬到圓明園的當天晚上,總算見到了已經是雍正皇帝的胤禛。除了換上了一身龍袍,神色比較疲憊外,胤禛倒沒有太大變化。
“皇上吉祥!”黛玉給胤禛行禮,還是套用了這句大陸話,說實話,讓她說什麼“臣妾參見皇上”之類的話,她還真說不出口。
沒等黛玉蹲下,胤禛已經走上前來,扶住了黛玉,隨即把她擁入懷中,隻說了一句“玉兒”,便不再言語。
黛玉能感覺出,胤禛這個新皇帝做得不容易,八爺黨的勢力還是很大的,據野史傳他的生母德妃娘娘一直偏袒小兒子十四阿哥胤禎,對他做皇帝也是頗有微辭,還有很多明裏暗裏心懷叵測的人。一邊要辦理康熙帝的葬禮,一邊要應付這麼多的人,實在是有夠累的。
黛玉沒有掙紮,因為現在胤禛是皇帝,她是皇貴妃,旁邊還有很多太監宮女在,不能再在外人麵前讓他難堪。
“皇上,我們還是到屋裏說話吧!”
“好!”
胤禛鬆開黛玉,走在前麵,黛玉慢後一步跟著。
進了屋裏,胤禛命人都退下,讓黛玉坐在他的身邊。隻見胤禛拿出了一樣東西,那是他曾經送給黛玉,又被她退回去的那串佛珠,給她戴上。
“皇上,”
“玉兒,這本來就該是你的,在我心中也隻有你才配戴。”
黛玉默默接受了下來。對於身份的轉變,玉兒的稱呼,黛玉還是排斥的,不過她注意到,胤禛沒有自稱朕,還是用的我。
“玉兒,以後沒人的時候,不用這麼多禮,你可以叫我的名字。”
黛玉搖了搖頭說:“皇上的名諱是不能隨便叫的,這樣會壞了規矩。”
“玉兒,”
“皇上,您現在身份不同了。”
“好吧,隨你的意,終有一天你會願意這樣稱呼我的。”
胤禛陪黛玉用了晚飯,說了一會話,並說一有空就來看她,然後就回了宮裏,這個時候他還有很多事情需要處理。
黛玉就這樣開始了新的生活,隻是這次換了地方和身份,是在圓明園,是以皇貴妃的身份。
每一任皇帝改朝換代,跟老百姓有關係的,無非就是大赦天下,或頒布一些減稅賦的政策,會惠及到部分人群。
就像現在的賈家,一派喜慶氣氛,因為賈政等人被流放了幾年,這次也在大赦範圍之內,賈家之人自然是歡天喜地的。而還有一個令他們振奮的消息是,黛玉居然成了皇貴妃。賈家曾經出了一位皇妃元春,就能有那樣的富貴,如今又出了一位皇貴妃,皇貴妃隻在皇後之下,眾妃之上,那又會是何等的榮耀。賈家的人似乎忘了,黛玉姓林,並不是賈家之人,隻覺得賈家東山再起的日子就在眼前了。
一大早,眾人都聚在了賈母這裏。
“老祖宗,給您道喜了!老爺他們眼看著就要回來了,林妹妹又被冊封為皇貴妃,真是雙喜臨門啊!”鳳姐還是那麼會說話,那麼討賈母的歡心。
“是啊,想不到在我有生之年,還能見到赦兒、政兒他們,真是令人欣慰。我早說林丫頭是個有造化的,隻是想不到她能有這樣的造化!”
賈母的心裏著實感慨良多,賈政他們能被赦免,讓她安慰不少。
林丫頭的事,更是令她的心裏又萌生了振興賈家的念頭。雖然因為政兒他們的事,她跟林丫頭有了些嫌隙,但血濃於水,林丫頭就她這麼一個親人在了。這幾年,林丫頭雖然沒來看他們,但逢年過節的,都會派人送東西過來,證明心裏還是有她這個外祖母的。
“是啊,老爺他們終於可以回來了,”王夫人也是很高興,“老太太,等老爺他們回來了,寶玉的親事也該議了,”寶玉的親事早成了王夫人心裏的頭等大事,這幾年,因為賈家突遭變故,賈政又在流放,寶玉的親事就這樣耽擱了。
“可不是嘛,不止寶玉,迎丫頭、探丫頭的年紀也不小了。”
於是眾人議論紛紛,討論著該怎麼準備迎接賈政他們回來,討論著寶玉等幾人的婚事,賈家已經很久沒這麼熱鬧了。賈家眾人,似乎都看到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