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裏沈父買下的那間鋪子,前麵是三開間的大屋,比想象中大得多,沈荷香和柳氏進去看時臉上都帶著欣喜呢,沈父也沒細說她們還以為是個小鋪子呢,兩邊有側房可以庫存貨物,出了後門便是天井,還有些儲存雜貨的房間,再後麵便是一個院子,地方頗為寬敞,小院兒無論是用來漿洗還是晾曬都可以,既方便又保密。
而居住的房間雖不說精美卻也□□牆小青瓦,這京城裏的工匠就是手巧的很,比自家在村裏蓋的規規矩矩的新房子看著還要討巧好看些,想到自家住了沒兩年的新房柳氏便有些不舍了,按她的意思是不打算賣的,放在那裏便是個退路,日後不想在京城了便再回去住,但奈何買了這處鋪子,手裏的銀錢便剩不多了。
這京城不比農家,吃點什麼都需要買,每個月二十兩銀子看著雖多,但是卻是不經花的,並且沈父也說那新房子若是不賣,沒人住著空在那裏不出幾年就會破落的不成樣子,與其讓虎子娘幫忙看顧著,倒不如賣了省事,正好裏正家找上門想買,最後商量著便十兩銀子賣了。
加上這個月的二十兩,柳氏手裏有七十兩銀,這才算心不慌的雇了馬車將家裏的東西拉了過去,沈荷香一進鋪子便四下打量著,這鋪子還算不錯,地方寬敞布局合理,三進的房子既有賣貨的鋪麵,院子兩側又可做小作坊,還有體麵的住處,可以說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並且鋪子左麵是家客源興隆的綢緞鋪,右麵是老字號糧鋪,兩家的口碑都不錯,並且與自己家也沒有什麼利益衝突,可不要小看地點位置和鄰居,這人以群分,店鋪也是如此,若是些經營慘淡的便不容易聚集人氣,但若是賣的好又容易引人妒忌,磕磕碰碰的影響生意不說,也是會家宅不寧,如今這樣卻是剛剛好。
街道對麵不遠隔著兩三家雜貨鋪,怪不得競爭這麼激烈,但這又有什麼關係,自家鋪子若開必是賣胭脂水粉,與賣雜貨的沒有什麼直接的利益衝突,一路上見著兩家胭脂鋪卻是在另一條街上,這一條街道自己家若開還是獨一份,倒是省心的很了。
沈荷香滿意的和柳氏進了後院,沈父這幾日夠他忙的了,先是將家裏早已曬好的一些幹花封好來回幾車運到了後院,接著便是老宅的一些家俱物事,將柳氏與沈荷香接過來時,東西都已經安置的差不多。
香山那邊也沒什麼掛心的,平日就讓虎子家照看些,等天氣暖了摘花束晾曬的話就讓虎子一家做,到時運到鋪子裏便給結工錢,沈父既省了麻煩,虎子家也能多一筆收入,也算是兩全其美。
沈荷香一路坐著驢車顛得她屁股疼,在鋪子裏走了幾趟便被柳氏叫去房間休息,她的房間便是原來這鋪子掌櫃家的閨女居住的,比沈荷香還小一歲,裏麵沈父已經讓人布置好了,除了自家的幾樣家俱外,原來房間有幾樣八成新的高幾,長案和櫃子也留下了,又扯了新的幔帳,填了一張新鏡台和盆架,地上還鋪著蘆葦、竹篾編的席子,這麼一布置總算是有點京城少女閨房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