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聖旨出台 安德海被殺(3 / 3)

言語中,小安子已顯得有些不耐煩了。

站在丁寶楨身邊的王心安開口道:“安德海,你說對了。今天,你碰上了奉公守法、剛正不阿的丁大人了!”小安子心中有氣,脫口而出:“碰上丁巡撫怎麼了,難道還把我宰了不成?”

王心安冷笑了一聲:“大膽奴才,抬起你的狗頭來,看清楚了,那是什麼?”

小安子連忙抬頭一看,他不禁倒抽了一口涼氣,心裏連連叫苦。他看到了“王命旗牌”。

所謂“王命旗牌”就是印有“令”的兵部文書。憑這個文書,在山東境內,隻要是比丁寶楨低一等的官員,他丁寶楨都可以先斬後奏。小安子“撲通”一下跪到了地上,聲聲求饒:“丁大人,您老高抬貴手,安某將感激不盡,對於大人的大恩大德我沒齒難忘!”

此時,審訊小安子已取得了初步勝利。丁寶楨必須徹底打垮他,於是,繼續問:“大膽奴才,自從七月初七出了京城,這二十來天,你都幹了些什麼?”

“規規矩矩,沒幹什麼呀!”

王心安衝口一句:“不見棺材不掉淚!快招,否則叫你皮肉吃苦。”

小安子仍沉默不語,丁寶楨問:“在天津、滄州,你幹了些什麼?到了德州,你又幹了什麼?還有,改水路後,你船上的‘三足烏’旗是什麼意思?”

小安子一聽,心中甚吃驚:“好個丁寶楨,原來你早已暗中監視我了!”

丁寶楨咄咄逼人,一步也不放鬆,問道:“出京時,你帶了那麼多大木箱子幹什麼?一路走過來,又多了十幾口箱子,怎麼回事?”

“那都是他們的一點點心意,丁大人,你也有三朋四友的,朋友送點小禮物給你,你會拒絕嗎?”

“你素來與天津、滄州知府不認識,怎麼稱得上‘朋友’?這分明是你一路搜刮民財!”

丁寶楨一席話說得小安子啞口無言。

丁寶楨又說:“在德州時,你做過壽,做壽時為何將龍袍掛在船桅上?”

“丁大人有所不知,龍袍乃聖母皇太後所賜,我又沒穿上它,有什麼過錯?”

“放肆!龍袍乃禦用之物,豈能容你玷汙!單憑你掛上龍袍這一點,我就能治你死罪!”小安子的臉色一下子變了。他真想不到,曾經給他帶來榮譽的龍袍,也給他帶來了厄運。

丁寶楨乃翰林出身,怎會不知“三足烏”的典故,他分明是明知故問:“安德海,你解釋解釋,你懸掛的那麵小旗子,畫著三足烏鴉是什麼意思?”小安子像泄了氣的皮球,已經沒有力氣了,他企圖為自己遮掩,便說:“那是我對聖母皇太後的一片心意。”

“心意?哼!分明是打著太後的旗號,出來搜刮民財、招搖惑眾,已有汙太後的聖明。安德海,你一路假冒欽差大臣,我手上已掌握了你的罪證,押下去。”小安子被押到了濟南附近的曆城監獄,為了安全起見,丁寶楨下令不準任何人探視。專等聖旨一到,小安子的人頭就要落地。把安德海送到曆城監獄,為了是防止安德海的人集結濟南劫獄。萬一“安黨”劫獄成功,放虎歸山,一定會有一大批人遭殃。奕、文祥、李鴻藻等軍機大臣不必說,程繩武、王心安也不必說,就是同治皇帝也會麵臨危險。曆城縣地處偏僻,人口稀少,安德海的死黨無論如何也想不到他會關在那裏。小安子被押到了曆城監獄,他心裏還存有一絲幻想:“丁寶楨,隻怕你請的容易,送的難。你一定是頭腦中少根弦,竟敢老虎頭上拔毛。你的膽子:也太大了,抓了我安欽差,等太後諭旨下來,你吃不了兜著走。”經過審視,丁寶楨和幾位同僚分析了一下,一致認為安德海既無諭旨,又無勘合,實屬私自出京,罪不可赦。但從小安子的老婆及管家口中得知小安子的確是奉了西太後的口諭,不然,他的氣焰不會那麼囂張。丁寶楨擔心的是萬一西太後看到自己參奏小安子的奏折後,一口咬定是她派安德海南下采辦龍袍的,馬上補一份明諭要求放了小安子,事情可就難辦了。丁寶楨沉默不語,四周的人都注視著他,周圍一點聲音也沒有。突然,丁寶楨緊攥著拳頭猛地敲了一下幾案:“殺,明天便殺安德海。”一語驚四座,在場的所有人都斂住了笑容。本來,殺小安子在人們的預料之中,但聖旨,尚未到,明日就殺,似乎有點兒太倉促了。程繩武、王心安以及曆城知縣潘偉、濟南文案趙老夫子等人對視了許久,一時不知該說什麼才好。沉默了一會兒,濟南府文案趙老夫子幹咳了兩聲,想說些什麼。這個趙老夫子為人厚道、老成持重,平日裏他少言寡語,可一旦說出話來分量就不輕。

“丁大人,安德海私自出京,罪不可赦。但若聖旨一到,要求即刻押送安德海等人回京審訊,我們交不出人來,怎麼辦?”丁寶楨也陷入了左右為難的境地之中:殺?不殺?何時殺?先關押?怎麼辦?怎麼辦?一刻鍾的工夫,丁寶楨從牙縫裏擠出一句話來:“我丁寶楨就是不交人,先斬後奏,太後再怒也奈何不得!”一直沒說話的王心安開口了:“丁大人,在下記得奏折上寫著‘請旨辦理’的字樣,既然如此,聖旨未到,如何能殺小安子?”眾人紛紛向武舉出身的王心安投去讚許的目光。這位王總兵平日裏做事顯得有些莽撞,但此時這句話說到關鍵處了。

丁大人一聽王心安也這麼說,他不得不再三思量了!

經過一番商議,在何毓敏的提議下,丁寶楨決定明正典刑,將安德海綁赴法場,以正國法。這樣不僅可以伸張正義,讓萬民皆知,而且能顯示國法的威嚴,讓老百姓心服口服。

聖旨還沒有到,丁寶楨等人處在一種焦慮的狀態之中。他們覺得時間過得太慢、太慢。

正當人們神思倦怠之際,一,陣清脆的馬蹄聲由遠而近。此時,正是深夜,馬蹄聲傳得特別遠,丁寶楨等人不禁為之一動。

莫非聖旨到了?

這天夜裏,撫標中軍緒承沒敢合眼,他一聽見馬蹄聲,不由自主地跑了出來。果然不出所料,是朝廷派出的傳旨公公。

緒承興奮地大喊一聲:“丁大人,聖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