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宴結束,葉家夫妻回到了家中,洗漱歇下。葉王氏便與葉泠細細說了太後宮中發生的事情,又說道:“太後娘娘好像是想讓菡兒多去宮中陪伴她,我有些憂心菡兒年紀太小,宮中那些娘娘、公主們可不是好相與的。這到底要怎麼辦啊。”
“怕什麼,太後娘娘可是我們親姑母,咱家又沒有什麼女子在聖人後宮裏,肯定是沒什麼事的,再說有事的話不還有姑母頂著呢嘛。我今日去聖人處,聖人也透出同樣的意思,姑母年紀大了,想有小輩陪伴也是常事,皇後也不願那些妃子或是她們的孩子在太後、聖人麵前出頭,且已有太子,若是太後有口諭,我們便帶著菡兒去罷了。”
“如此我便有了打算,明日還要為菡兒多做幾身入宮時好穿的衣裳。”
聞言,葉泠將妻子摟進懷裏,摩挲了下妻子的手,發現自生子以後冰涼的手已經緩緩又溫暖了起來,才說道:“如此,少做幾身就可以了,你不必在這些事情上浪費太多精神,在太後宮中不必如此規矩。你我婚後,你就和我一起去了齊州,任滿回來又臨近生產,與姑母接觸不深,是我忽略了這些。其實我幼時因是家中獨子,常去聖人原來的王府居住,姑母比父親本就大上些許,對我也是及其疼愛的。”
聽到這些,葉王氏安心的窩在葉泠的懷裏,輕輕說道:“都依相公的。”
這裏就要仔細介紹一下葉菡小包子的母親王氏。若真要算起來,葉氏與王氏結親,可是高攀了的。論起底蘊,葉氏也隻是本朝剛剛興起的家族,而王家則是曆經幾代的世家。本朝的皇帝們為了充實國庫,好好的宰了那些底蘊深厚的世家一頓,但是世家終究是世家,在朝代更迭中能夠留存下來必定是有一定實力的家族,但是也有一些家族退出曆史舞台,也有一些跟上了時代的變遷。王家,算是二流世家頂尖的了。
王家是一個經世長遠的家族,在以前也是一流世家在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不過越老的家族越會固步自封,王家在前朝就已經經過一次洗禮,在本朝之中,王氏的曾祖父受長輩之命,帶領自己一支的人離開了王家的祖地,建立了一所不大的書院,讓部分年輕一代的人在此學習,並紮根於此來南北呼應。王氏是這一分支的嫡女,她的伯父在家族中傳道授業、統領家族,其父和兩個堂叔在朝堂做官,剩下的則散布於大江之北,有的是名士,有的則是才子。
說起王氏嫁給葉泠,一是皇上皇後看中了她,更重要的原因還是王家希望能和親皇的家族取得聯係,且葉家雖不是大家,但也勉強可以算作世家之列。若不然,僅“輒婚非類”這一條就足以讓族中的老祖宗們大哭家門不孝了,這可是連皇帝都無可奈何的事情。再加葉泠和王氏也是經曆過相看這一環節的,葉泠喜歡王氏這樣溫柔的女子,王氏也滿意葉家不滿而立無子不納貴妾的規矩。就這樣,才成就一段婚姻。
此後,一夜無話。
宮中。
“梓潼,今日見了葉泠的孩子,如何?”宮中結束了宴席,皇上與皇後此時攜手到了棲鳳殿。
“回皇上,襄平公給孩子起名菡。取菡萏之意,約是希望孩子品行高潔,容顏美麗。那孩子,”說到這裏,皇後突然笑了一下“我看葉泠夫妻兩個都是會養孩子的呢。”
“哦?此話何解?”
“我今日抱了一下那個孩子,我看可是比皇兒當年還要有分量呢。這對小夫妻必是極為用心的。話說母後原就與我說想讓葉菡多來宮中與她作伴,我今日看著這孩子,也覺得挺可愛的,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母後既然希望,你也願意,就這麼辦吧。不過,原來梓潼現在還是喜歡那些看上去更為健康的孩子啊。”
有句話說的好“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這個朝代還是以瘦為美的,因此皇宮裏的女子個頂個的柔弱。但皇後家是武將世家,家裏人即使不讓女性舞刀弄槍可基本的鍛煉也是有的。皇後從是一個小蘿莉開始就頗為彪悍,後來結了婚仍然保持著健康向上的身體狀態並不斷督促皇上陪她一起鍛煉,小太子自然一出生就是個健康寶寶但是比起葉菡來——可能葉菡寶寶在母親的肚子裏補的更多,皇後畢竟是一個彪悍且不放棄體育鍛煉的皇後,小太子個頭隻能說是適中偏小,而葉菡寶寶的母親和葉泠在任上時為了回京時不要營養跟不上(事實證明葉菡寶寶在肚子裏乖乖的,葉王氏什麼暈車反應都沒有吃嘛嘛香),一開始著實是好生補了一下。
皇上對皇後這一種觀念是認同並完全不想改變的,作為一個在先皇盛年時期出生的皇子,皇上最終上位除了自身原因外,自然是跟他的兄弟們身體瘦弱一不小心就折騰倒了被老皇帝嫌棄有直接原因的。雖然皇上出於男性的角度更偏好瘦弱的妹子,但以皇嗣、母儀天下的皇後這樣的角度來說,他是非常滿意皇後與太子的。且當年奪嫡之時皇後以武力強力鎮壓了自家後院的某些問題,皇上對皇後自然是比較敬重的,一般來說皇後的建議皇上不會拒絕。
於是,小肉包子葉菡寶寶隔了幾天就被一詔召入宮中陪伴她爹的大神姑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