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一劫人生萬劫難(2 / 3)

我握住了他的手,道:“好比我如果要握住你的手,就必須鬆開胤祥的手一樣。”

胤禎不語,良久才道:“對,是我讓你鬆開十三哥的手。唉,他怨恨於我,也是難免的。”

我能夠感覺得到,胤禎的心開始慢慢放開了。可是,為什麼人與人之間的諒解,總要等到陰陽相隔以後,才能理解對方呢?

海容死後不到一個月,雍正派人帶來了一個噩耗——初十歿了。

對我來說,這死訊不啻於一個驚雷在我頭頂炸響。初十還隻有十八歲而已。若是在我的年代,這根本就是屬於夭折。我辛辛苦苦的生下他們,到頭來,竟是一個接一個的離我而去。隨著他們的死亡,我的辛苦努力在瞬間就化為了泡影,我為他們做的一切,也全部付諸流水。

我實在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我這一生到底活的是個什麼勁兒?!我厭倦透了這樣接連不斷的死亡,我寧願死的是我自己,那樣就不用一次又一次的用死亡的利刃在我的心上割裂出深深的刀口。

胤禎察覺到我的異樣,他的焦急,我也看在眼裏。可是,我實在是對自己、對這個世界、對所有的一切,都喪失了信心。

胤禎日夜不離的守著我,看到我呆滯無神的眼睛,他心疼的說:“爾夏,你不要這樣嚇我吧。我不如你堅強,你不要丟下我一個人呀!”

我仍然是沒有任何反應。胤禎又道:“嗟爾生來一歲零,忽聞疾歿淚盈盈。靈魂莫苦歸時早,百歲還同一歲生。”

這首詩亦是道出了我的悲痛,我嘴裏默默的念著。

胤禎道:“我的長女,兩歲時歿了,我當時也是心中愁苦,所以就寫了這首詩。不論怎麼樣,我們不但要活下去,而且還要活的好。這樣,對我們的親人來說,也會多一個人在心裏記念著他們的。”

“胤禎,你說我們到人世間走這一遭,到底是為了什麼?就是為了承受這無窮無盡的苦難嗎?”我仰頭問他。

胤禎有力的吻了吻我的額頭,道:“我們以前不是說過——到底是過程重要,還是結果重要?人生也是一樣的吧。我們活的就是這個過程,若是為了結果,那麼這世界上根本就不需要有人了。再說,”他望向我的眼睛,道:“如果沒有苦難,我們怎麼知道什麼是快樂呢?又怎麼會珍惜快樂呢?正如我和十三哥,他一開始很輕鬆的就得到了你,所以他還沒有來得及意識到你對他有多麼重要,還沒有懂得珍惜你,就已經失去了你。而我卻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可以獲得和你短暫的相聚,所以我知道失去你的痛苦,知道自己沒有辦法承受。自然就會加倍的努力和珍惜了。所以,你不可以離開我,更加不可以放棄自己。”

兩份兒的福氣,帶給我的卻是兩份兒的痛苦和掙紮。我一直埋怨自己沒有選擇的餘地,可是真的有了選擇的機會,卻又發現還不如沒的選擇的好。

胤禎又歎道:“我雖然最後和你有了這相守的緣分,可是,十三哥卻用他的死,在你的心裏永遠的占據了一方天地。我雖然嫉妒,但是也隻能接受。畢竟,還是我虧欠他在先。”

胤禎的話,說到了我的心坎上。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不過,到底來者應該追什麼呢?

五年以後,乾隆即位,即命釋放胤禎。我們這個時候才知道雍正已經於去年駕崩。這個時候,胤禎已經四十八歲了。

這時候,胤禎的哥哥們,隻剩下了老十和十二。老十能夠幸存下來,我一點也不奇怪。以他那沒心沒肺的樂天性格,什麼事兒都不會放在心上的。胤禎時常跟我說起老十的種種奇聞逸事,每次都會逗的我捧腹大笑。在皇宮這個波詭雲譎、人心隔肚皮的地方,老十自然顯得特別簡單。然而,正是因為他的簡單,所以顯得特別的可愛,也正因為他的簡單,所以心胸開闊、無憂無慮。而老十二生性淡泊,所以他能夠活到如今,也是不奇怪的。

再看看胤禎,因為他已經逐漸放寬了心胸,所以心中的不滿已經是蕩然無存。再加上景山一級棒的空氣質量,我們平日裏又注意鍛煉身體,所以身體竟然越來越好。

乾隆的聖旨中說道:釋放胤禎是先皇的意思。聞聽此言,胤禎沉默了。他已經不再記恨他的親哥哥了嗎?是呀,人都已經不在了,還記著那些往事做什麼呢?

我們回到了胤禎從前的府邸,以前的仆人們早已鳥獸散了。乾隆倒是肯幫忙,一氣就派來了許多太監和宮女,當然,安家費是少不了的。

我們收拾屋子,重新開始了京城的生活。我很想去看看弘晈和弘曉,但最終還是忍住了。胤禎卻忍不住,他想去看看弘曉。我沒有阻止他,要知道自弘曉出生以來,胤禎還從來沒有見過他呀。

於是,胤禎立刻找了借口,前往怡親王府。胤禎一大早就去了,直到深夜才回來,還喝的不少。我扶著他躺到床上,用手帕輕輕給他拭去額頭的汗水,問他怎麼會喝這麼多酒。

胤禎卻興奮的不得了,他回答道:“我跟我兒子喝酒,難道還要磨磨唧唧的嗎?”然後又一個勁兒的跟我說著弘曉的事,末了,又纏著我講弘曉小時侯的事情給他聽。

講著講著,胤禎漸漸睡著了。看著眼前這個已經快要知天命的男人,竟然像個孩子一般的甜甜入睡。我也開始進入了夢鄉。

第二年,我們有了一個女兒,胤禎為她起名“初蕾”。他說,我們的女兒就像一朵花蕾,這又是我們的第一個女兒,所以就是“初蕾”了。下一個女兒就叫“再蕾”。

我笑著問,那第三個、第四個呢?

胤禎答道:“第三個就叫‘又蕾’。第四個嘛,咳,你應該給我生兒子啦!”

接下來的幾年,我們在女兒的陪伴下,盡享天倫之樂。可是,我的心底深處仍然有著一份恐懼——我害怕初蕾會被奪走,就像珮珮和初十一樣。

初蕾五歲了,胤禎開始教她識字。雖說人生煩惱識字始,可是,目不識丁亦是不行的。人生就是這樣矛盾,明知道有痛苦的事,可還是不得不去做。就連五歲的小孩子,也不能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