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2章 工作座談會(2 / 2)

這個事情進展的比較順利,因為郭保民找的是記者,而不是報社,而報社與記者還是不一樣的,報社是一個單位,而記者隻是代表他個人,記者寫有償報道的情況比較普遍,郭保民的錢隻是花給了記者,而沒有花給報社,因此省委宣傳部的人一找到報社的領導說明情況,報社的領導就很重視,覺得省裏的決策並沒有針對民營的資本,是他們報社的記者理解錯誤,沒有客觀全麵地去看待問題。

如此一來,這家報社就不再允許記者再探討議論這個事情,那名寫這篇報道的記者還受到了報社領導的批評,由於這名記者是收了郭保民的錢之後才寫的報道,因此受了批評之後,也不敢說什麼,回頭就告訴郭保民說,報社領導幹涉了,這個事情不好再推進了。

郭保民一聽這話,便是問還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報社記者就讓他再去找其他人看一看,反正在他的報社是沒法再搞這樣的事情了。省委宣傳部的人在交涉完這個事情之後,又與其他的京城報社進行了聯係,先向他們進行了情況通報,以取得他們的諒解,免得引起其他報社記者的跟進,因此郭保民再想聯絡其他記者來搞這個事情的時候,困難就加大了。

把報社媒體給擺平,關曉凡與趙春明一起召開了一次煤炭整合工作座談會,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還有相關的記者、環保工作人員出席了座談會。關曉凡在會上就通報了省委省政府做出進行煤炭整合的決策經過,主要是考慮到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還有資源節約的問題,從多個方麵進行了考慮,才會出台這樣的決定。

趙春明也在會上作了說明,讓社會各界不要誤會,認為是他們是故意針對民營資本的,這是沒有的事,現在出現的一些謠傳都是不足為信的。

工作座談會開的比較成功,因為趙春明和關曉凡兩人出麵,共同去解釋這個事情,規格很高,而且大家對現在一些私營的煤老板的行徑非常看不慣,因此實際的輿論是,大家都支持這樣做,但是如果任由郭保民等人大造輿論,那便成了打壓民營資本的事情了,所以立場不同,觀點不同,頗能擾亂民心,好讓他們從中漁利。

趙大富作為煤炭廳長也參加了這一次的工作座談會,趙大富看到這個場麵之後,便是意識到,煤炭整合勢在必行了,個人沒法與潮流和形勢相抗衡,郭保民等人想著力挽狂瀾,他們沒有這樣的能力和本事,也不可能有這樣的本事和能力。

等到工作座談會一開完,趙大富立刻給郭保民去了一個電話,告知了他這一個事情,郭保民一聽,也是感到無力回天了,他再找什麼記者媒體也是沒有用了,當前他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使他們的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