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騷亂(1 / 2)

河水靜靜流淌,遠方青山環繞,中間是綠油油的麥地、果園,還有高高的穀倉、寬敞的打穀場、散落的作坊,這裏就是奴隸莊園。

如果你以為這裏的生活每天都充滿血和淚,奴隸們每天都在憤恨中抗爭,那你可能會有些失望了。這裏的氛圍其實和今天你去工廠或者辦公室的感覺相差不遠。就如同你看今天街上人的服飾都還比較順眼一樣,奴隸們對每天的一點拳腳和皮鞭還是很接受的,偶爾有次還算可口的食物,或者哪天勞作輕鬆了點,就會讓奴隸們開心好一陣。知足認命,安守本分,實際上每個奴隸都很懂得盡量去討好主人和監工,爭取換個不太累、稍微體麵一點的活兒。有人說服從是人類最大的美德,還有個叫波普爾的家夥說崇拜權勢是牢獄和奴隸時代的遺跡,確實有道理。

幾百年來,人們在這裏平靜地生活。清晨,奴隸們起來到地裏、作坊裏工作,到黃昏才回來;而莊園主們則熱衷於各類聚會活動,並發展出一係列好玩的事物,象服飾、美食、戲劇、音樂、繪畫、哲學等等來消磨時光。後人們發現,奴隸主們的嗜好成就了人類的文明。所以說勞動是很寶貴的,因為奴隸的勞動,使得奴隸主們可以不勞動,進而創造出寶貴的精神財富。勞動也是幸福的,因為一些人的勞動,可以讓另外的人可以自由自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日子仿佛一成不變,似乎自打有人以來,人們就是這麼生活,也將永遠這麼生活下去。至於為什麼莊園主可以很悠閑,而奴隸卻要終日勞動,就象太陽為什麼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一樣,是最自然的事情,沒什麼好多講,也無需多講。盡管偶爾有點小插曲,莊園間爭奪水源發生爭鬥,或者奴隸間鬥毆打架,個別不馴服的奴隸被處死,但總得來說,奴隸莊園籠罩在平靜安詳中。

然而,這種平靜一下子被打破了。

彼得這天象往常一樣床,心裏還琢磨著這幾天和朋友爭論的話題:烏龜在人的前麵,當人趕到烏龜的位置,烏龜必定又前進了一段距離,這是否意味著人永遠也追不上烏龜?彼得擁有著山腳下的一片莊園,他個子不高,腦袋又很大,有雙總帶點疑問和困惑的大眼睛,走路的時候身體總是左右明顯地搖擺。朋友一見他這副樣子都要忍不住笑。沒錯,他總能給人帶來快樂。說實話,彼得對奴隸們還算比較好,不苛刻,也不故意刁難戲弄他們。奴隸們最恨的是哈巴。哈巴也是個奴隸,為彼得管理著幾個作坊。哈巴人又小又瘦,還有點娃娃臉,總是一副膽小順從的樣子,不過這是在彼得麵前。彼得不在的時候,哈巴就成了一個暴君,奴隸們動作稍慢點就少不了挨他頓皮鞭。哈巴喜歡安排年輕的女奴獨自清理庫房,他總會前去監工,每次這些女孩子都哭著收工回去。有人說哈巴看到別人痛苦他就快樂,看到別人驚恐、畏懼他就滿足,這話也許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