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眾狐狸酒在腹內,鬧將起來,架不得妖風,起不得朦霧,勉強架出午門,一個個都落下來,拖拖拽拽,擠擠挨挨,三三五五,擁簇而來。出南門,將至五更,南門開了,周紀遠遠的黑影之中,明明看見。隨後哨探:離城三十五裏,軒轅墳旁,有一石洞,那些道人、仙子,都爬進去了。次日,黃飛虎升殿,四將回令。周紀曰:"昨在南門,探得道人有三四十名,俱進軒轅墳石洞內去了。探的是實,請令定奪。"黃飛虎即命周紀:"領三百家將,盡帶柴薪,塞住石洞,將柴架起來燒,到下午來回令。"周紀領令去訖。門官報道:"亞相到了。"飛虎迎請到庭上行禮,分賓主坐下。茶罷,黃飛虎將周紀一事說明,比幹大喜稱謝。二人在此談論國家事務。武成王置酒,與比幹亞相傳杯相敘,不覺就至午後。周紀來見,"奉令放火,燒到午時,特來回令。"飛虎曰:"末將同丞相一往如何?"比幹曰:"願隨車駕。"二人帶領家將,同出南門,三十五裏,來至墳前,煙火未滅。黃將軍下騎,命家將將火滅了,用撓鉤搭將出來,眾家將領命。不題。且說這些狐狸吃了酒的死也甘心,還有不會變的,無辜俱死於一穴。有詩為證,詩曰:
歡飲傳杯在鹿台,狐狸何事化仙來。
隻因穢氣人看破,惹下焦身粉骨災。
眾家將不一時將些狐狸搭出,內有焦毛爛肉,臭不可聞。比幹對武成王曰:"這許多狐狸,還有未焦者,揀選好的,將皮剝下來,造一袍襖獻與當今,以惑妲己之心,使妖魅不安於君前,必至內亂;使天子醒悟,或知貶謫妲己,也見我等忠誠。"二臣共議,大悅。各歸府第,歡飲盡醉而散。古語雲:不管閑事終無事,隻怕你謀裏招殃禍及身。
§§封神演義(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