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邑不屑一顧,冷笑道:“納言將軍兵法讀得熟,可惜打不了勝仗。因為你不知道兵法是死的,而人是活的。王鳳既生反骨,怎麼會真心投降呢?隻不過迫於我大軍威懾之力,詐降而已,說不定還會耍什麼花招呢。本公偏不理他這一套,一定要把這幫叛軍逆民斬盡殺絕,一個不留,也好揚我軍威,威懾天下。”
嚴尤臉上一陣白,一陣紅,但還是堅持把自己的意見說完。
“就算王鳳是詐降,我軍也不宜攻城過急。兵法日:‘圍城必闕一角,宜使守兵出走。’讓開一角的目的,可減少守軍的抵抗力。俗話說‘困獸猶鬥’就是這個道理。何況,昆陽叛軍逃走,必奔宛城報信。昆陽兵降的同時,也可令宛城叛軍膽戰心驚,宛城之圍,不攻自破。豈不是兩全其美之汁?”
六十三家熟讀兵法的軍吏也紛紛開口,道:“納言將軍言之有理!”
“是呀!要麼接受叛軍投降,要麼讓開一角。不能圍得鐵桶似的。”
“讓叛軍逃出城,既可挫傷宛城叛軍主力的銳氣,又可以隨後追殺,把他們消滅掉。”
王邑哪裏聽得進去,一拍香案,斥道:“紙上談兵有什麼用,本公就是要你們看看我百萬大軍是如何血洗全城的。來呀,架雲車,攻城!”
新軍得令,立即把二十輛高高聳入雲端的雲車推到城前。王尋命弓箭手爬到頂部車廂中,二十輛雲車,可容納近百名弓箭手,一起往城裏射箭,成排的硬弩射出密集的箭,壓得城上的漢軍不敢抬頭。城下的新軍乘勢攻城,眼見著爬上牆頭。王常大驚,慌忙丟下鼓槌,一手持刀,一手握盾牌,高叫道:“弟兄們,殺敵報國的時候到了,殺呀。”他冒著箭,身先士卒,揮刀把幾個爬上城頭的新軍砍落城下。漢軍將士深受鼓舞,抱定必死之心,紛紛冒著箭雨,躍出城頭,與新軍展開殊死搏鬥。剛爬上來的一部分新軍還沒站穩腳跟,就被漢軍一陣衝殺,紛紛後退,有的死於漢軍刀下,有的跌落城下,有的被雲車裏弓箭手射死。
漢軍也傷亡丁不少人,王常的頭盔也被射中了,好在沒有受傷。可是,新軍退去一波,又有一波爬上來。漢軍在王常的率領一口氣殺退新軍的五番進攻,漢軍的傷亡在增加,形勢越來越嚴峻。正在這時,忽然一群百姓頂著門板爬到城上,領頭的裏長冒著箭雨向王常走來,雲車射出的羽箭,叮叮當當射在門板上,裏長毫發無損,王常迅速躲到裏長的門板後麵,感激地道:“昆陽父老,真是雪中送炭。我們全體將士不知怎樣感謝你們才是!”
裏長忙道:“廷尉休如此說。快用門板搭上頂棚,頭頂上的雲車就沒轍了。”
“好主意!”王常驚喜地道。忙命漢軍把所有的門板搭在成堞上。軍門躲在門板下,雲車射出的羽箭不但對他們毫發無損,反而給他們送來了箭枝。漢軍取下門板上的箭枝,射向攻城的新軍。沒用多大功夫,新軍的攻勢就減弱了。王常親手拉著裏長的手道:“虧得你們想出的好主意,不然,昆陽真是保不住了。本將軍要為你們請功!”
裏長搖頭道:“小人豈敢貪功求賞,這都是成國上公的主意。”
“成國上公?”王常大惑不解。親兵張機靈回來說,成國上公王鳳和張印等人鬼鬼祟祟,密謀獻城投降,自己還沒來得及找他們算賬呢,這會兒怎麼突然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幫著守城了呢?
裏長見他滿臉迷茫之色,進一步地說道:“小人說的句句是實,廷尉大將軍如果不相信,可以問他們!”說著,手指身後的昆陽百姓。
眾百姓齊聲答道:“小人受成國上公之命,特來此門增援。”
王常雖然疑惑,卻不能不相信這是事實。原來,王鳳見乞降不成,心裏反而安靜下來,既然出不了城,不如死守,或許還有救,因為劉秀十三人突圍而出,計算著搬來的援軍也該到了,決心已定,他立即傳命發動昆陽城中的百姓摘下自家門板,分赴四門,增援守城。昆陽百姓素知新軍凶殘,若是城破,必遭屠戳,因此,全部願意幫助漢軍守城,軍民同心,眾誌成城。號稱百萬的新軍在小小的昆陽城前竟前進不得半步。
新軍久戰無功,六十三家軍吏紛紛向王邑進言,請求大司空采納納言將軍嚴尤之計,或棄城一角放漢軍出城,或移兵轉攻宛城。王邑暴跳如雷,豈肯失了顏麵,吼道:“爾等勿須多言,本公發過誓,一定要先屠昆陽,馬敲金鐙,人唱凱歌,喋血而進。雲車不行就挖地道,地下不成,就用衝車撞車撞開城門。大司徒,你親自督率工兵大隊開挖地道,一直挖到昆陽城中。另外,準備打造衝車和撞車,以備攻城之用。”
王尋跟王邑一個心思,這麼多天攻不下小小的昆陽城,實在丟夠了麵子,因此,應聲道:“請大司空放心,不管用什麼辦法,下官一定要攻進城內,把叛賊斬盡殺絕。”
王尋尊令,立即調來專以輔路架橋、安營紮寨為特長的工兵大隊,從南北兩個方向上,同時開挖地道,士卒鍬挖筐運,忙得不亦樂乎,但新軍大營距昆陽城內好幾公裏,又怕被城裏的漢軍發現,因此進展緩慢。為迷惑漢軍,王尋仍派少量部隊,佯裝攻城。
昆陽城內,王鳳、王常見新軍攻勢突然減緩,猜測王邑、王尋必有陰謀。可是,遠望敵營,忙碌一片,都在做攻城的準備,實在看不出有什麼問題,一晃又是三天過去了。正在忐忑不安,忽然,一名兵卒領著一位老婦走來稟道:“稟成國上公、廷尉大將軍,這位老人說她家房後的地下突然發出奇怪的聲音,恐怕有妖孽作怪,特來稟明。”
古時,迷信盛行。王鳳、王常心中驚異,王常道:“請成國上公小心守城,在下親自去看看。”
王鳳點頭同意,王常帶著兩名親兵,由老婦帶路,來到老婦房子後麵,房後是一個小菜園,有一口專門用來澆水的大水缸。老婦遠遠一指大水缸,惶然道:“那古怪的聲音就是從水缸下發出的。”
兩名親兵慌忙抽出佩刀,護衛在王常左右,王常異常鎮定,不慌不忙,走到水缸跟前,彎下腰來,將耳朵貼在水缸邊上,仔細傾聽。果然聽到“嘎吱,嘎吱”像是攪地的聲音。聯想到這兩天新軍攻勢突然減緩,王常頓然醒悟,冷笑道:“王尋、王邑老賊耍此奸計,本公定讓你們好看!”
再說偷挖地道的新軍,鍬挖筐運,忙活了五六天,好不容易挖通了。可是還沒等他們站出地麵,守在洞口的漢兵手使大刀,砍瓜切菜似的砍下了新軍的腦袋。新軍在狹窄的地道裏施展不來,漢兵守在洞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不多會兒,屍首塞住了地道,再沒有新軍敢露頭,漢軍幹脆堵死洞口。
天上、地下都行不通,王邑更加暴怒,立即調來剛剛打造好的衝車、撞車,對準昆陽城門、城牆拚命撞擊。“轟隆隆”撞擊聲如同打雷一般,昆陽北門被撞得泥土紛飛,搖搖欲墜。
王常大驚,親率兵卒,用檑木、沸汁、羽箭抵擋新軍的進攻,另派人冒著箭雨,加固城門。新軍攻勢很猛,漢軍傷亡在增加。可是,沒有人怯懦退卻,依然冒死向前。王常深受感動,振臂高呼道:“弟兄們、父老鄉親們,殺賊報國的時候到了!”
昆陽的百姓素知新軍殘暴,一旦城破,必遭殺戮,因此全力幫助漢軍守城,連婦女和老人也來參戰。青壯男子登城參戰,婦女、老人送水送飯。昆陽城內軍民同心,共禦強敵。王尋的衝車、撞車撞碎了,也無濟於事,昆陽依然矗立在百萬新軍麵前。
昆陽在激戰,宛城也在激戰。
劉演督率所部連續攻下宛城外圍城邑,使宛城變成了一座孤城,漢軍主力遂對宛城展開更加猛烈的攻擊。嚴悅眼見城中糧盡,人人相食,王邑援軍又不見蹤影,忍不住道:“岑將軍,如今宛城已成孤城,勢難堅守,大司空、大司徒也無援軍來到。為城中百姓著想,還是投降劉演算了。”
岑彭愁眉不展,歎口氣道:“我何嚐不想為城中百姓尋條生路。可是我死守宛城四個月,阻滯劉演進軍的行程,他能饒過我嗎?”嚴悅道:“末將聽說劉演為人豁達大度,新野軍蘇康得其一言歸降,保全了性命。將軍也可求其一言,若能免死,便降;若不得赦免,便死守到底,與宛城共存亡。”岑彭無奈,道:“權且一試吧!”嚴悅於是倚著城堞,向攻城的漢軍高聲喊道:“漢軍弟兄們聽著,請稟知劉大將軍,若能免去死罪,岑將軍願降。”攻城的漢軍聽見,立即停止攻城,有人飛報劉演。此時,劉演正心急如火,昆陽生死未卜,宛城岑彭又據城死守,十萬大軍阻於堅城之下,實在太危險了。更始帝劉玄也在後麵坐不住,跑到劉演的中軍大帳,坐等攻下宛城,準備安都,也好有個喜樂的安樂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