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等到大帳內沒有了聲音,完全安靜下來,舒緩了一下自己的神色,才慢慢地開口說道:“諸位將軍,現在我們對新軍的實情還未掌握,而新軍對我們的情況也在猜測中,所以現在還不是謊亂的時候。即便他們人數多些,其實也不必驚慌,兩軍相對,取勝之道,在勇而不在莽,在心智而不在人多。上次嚴尤慘敗,就是個明顯的例子。他們這次前來,雖然兵力上可能占優勢,但長途奔襲,乃是兵家之大忌。犯忌之人,有什麼好怕的?再者咱們可以細細分析,此次王邑遠道而來,目標不是昆陽,必定是直奔宛城而來。因為王莽派他出征前,隻知道宛城丟失,隻想到宛城對京畿護衛的重要性。所以他的作戰重點是宛城,這毫無疑義。而我軍作為宛城的第一道防線,應該竭力阻擊,不需要打垮敵人,隻要能拖住他們,為咱們宛城主力贏得時間,那就是咱們的巨大勝利。諸位試想,如果咱們隻為了自己的安危,避其鋒芒,讓王邑所率大軍長驅直入,現在宛城尚未拿下,主力必有腹背受敵的危險。等咱們的主力被吃掉,咱們自然也就無處躲避。這就叫救人就是救己。不知上公和各位將領以為如何?”
劉秀斬釘截鐵鏗鏘有力地說完一番話後,可能意識到王鳳等人目下比自己的地位要高,並且他們當中許多人心胸狹隘,不能太過於主角了,臉上又露出了謙恭的神色,審視一周,看大家的反應。
“我覺得劉將軍這話很對,不過目前當務之急是察探清楚王邑到底帶來了多少人馬,知己知彼,方能談得到如何決斷。我看就讓我率兵去探看敵人虛實吧。”自從李通和伯姬結下姻緣後,李軼自然把自己當成了劉家的人,在這種情況下,立刻爭著響應劉秀的話。
眾將也都紛紛讚同。王鳳雖然不滿意劉秀作為一員偏將,發表見解總處於中心地位,感覺他太喧賓奪主,但人家說的道理實實在在,不得不順應眾人,也隻好點頭:“好吧,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有勞李將軍前往城外跑一趟。不過現在城中兵少,我隻能給你五千兵馬,萬不能與敵軍硬拚,得到情報就馬上回來,保存實力要緊啊!”王鳳故意把話說得語重心長,這樣便顯示出自己是軍中主人的身份。
“在下遵命!”
然而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李軼率領的五千人馬剛剛出城沒走出多遠,便和王邑的大軍遭遇。幾乎沒什麼懸念,也沒怎麼衝殺,李軼的五千人馬便遭到滅頂之災,隻有李軼和幾員將領渾身是血地撿了條命逃回來。王邑行動的迅速和兵力的強大,令許多原本已經放下心來的人又開始提心吊膽。王邑的話,最好來個漫天要價,就地還錢,他說一百萬,你就當十萬八萬地對付!說得眾人一陣哄笑,氣氛立刻緩和了許多。
接著有人轉向那個報信的探馬,“沒有弄清楚的事情怎麼就亂說?作為一軍中探馬,那可是軍中的眼睛,眼睛都花了那還了得?你不探明實情,竟然把一個百姓的話傳來傳去,這成何體統!”
“就是,你說你該當何罪?”
“在下不敢了,請將軍饒恕,請諸位將領饒恕!”見眾人七嘴八舌唾星飛濺地一起衝自己來,探馬更加著慌,不住地作揖,慌不迭地退了出去。
見大帳內安靜下來,劉秀舒緩了神色,慢慢地說:“諸位將軍,現在我們對新軍的實情還未掌握,而新軍對我們的情況也在猜測中,所以現在還不是謊亂的時候。即便他們人數多些,其實也不必驚慌,兩軍相對,取勝之道,在勇而不在莽,在心智而不在人多。上次嚴尤慘敗,就是個明顯的例子。他們這次前來,雖然兵力上可能占優勢,但長途奔襲,乃是兵家之大忌。犯忌之人,有什麼好怕的?再者咱們可以細細分析,此次王邑遠道而來,目標不是昆陽,必定是直奔宛城而來。因為王莽派他出征前,隻知道宛城丟失,隻想到宛城對京畿護衛的重要性。所以他的作戰重點是宛城,這毫無疑義。而我軍作為宛城的第一道防線,應該竭力阻擊,不需要打垮敵人,隻要能拖住他們,為咱們宛城主力贏得時間,那就是咱們的巨大勝利。諸位試想,如果咱們隻為了自己的安危,避其鋒芒,讓王邑所率大軍長驅直入,現在宛城尚未拿下,主力必有腹背受敵的危險。等咱們的主力被吃掉,咱們自然也就無處躲避。這就叫救人就是救己。不知上公和各位將領以為如何?”
劉秀斬釘截鐵鏗鏘有力地說完一番話後,可能意識到王鳳等人目下比自己的地位要高,並且他們當中許多人心胸狹隘,不能太過於主角了,臉上又露出了謙恭的神色,審視一周,看大家的反應。
“我覺得劉將軍這話很對,不過目前當務之急是察探清楚王邑到底帶來了多少人馬,知己知彼,方能談得到如何決斷。我看就讓我率兵去探看敵人虛實吧。”自從李通和伯姬結下姻緣後,李軼自然把自己當成了劉家的人,在這種情況下,立刻爭著響應劉秀的話。
眾將也都紛紛讚同。王鳳雖然不滿意劉秀作為一員偏將,發表見解總處於中心地位,感覺他太喧賓奪主,但人家說的道理實實在在,不得不順應眾人,也隻好點頭:“好吧,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有勞李將軍前往城外跑一趟。不過現在城中兵少,我隻能給你五千兵馬,萬不能與敵軍硬拚,得到情報就馬上回來,保存實力要緊啊!”王鳳故意把話說得語重心長,這樣便顯示出自己是軍中主人的身份。
“在下遵命!”
然而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李軼率領的五千人馬剛剛出城沒走出多遠,便和王邑的大軍遭遇。幾乎沒什麼懸念,也沒怎麼衝殺,李軼的五千人馬便遭到滅頂之災,隻有李軼和幾員將領渾身是血地撿了條命逃回來。王邑行動的迅速和兵力的強大,令許多原本已經放下心來的人又開始提心吊膽。
和李軼他們接觸一下,相當於試驗了一下刀鋒,王邑的軍隊士氣頓時大增。他們從潼關一路往東,沿途又收羅了不少以前退下來的殘兵敗將。單是嚴尤帶領的散兵,就有將近十萬,這樣東湊西湊,加起來,竟然共有兵力四十三萬左右,這還不算王邑精心訓練的巨無霸獸軍。這樣一來,王邑更加是誌在必得,端坐在馬上氣宇軒昂,儼然已經得勝而歸。這樣一支雜亂而龐大的軍隊,以排山倒海之勢,黑雲壓頂般直奔宛城外圍的第一重鎮昆陽。
形勢忽然急轉直下,漢軍將領從接連勝利的陶醉中立刻墜入恐慌,而更加禍不單行的是,麵對敵軍強大的陣勢,李軼似乎又不失時機地被殺得大敗。盡管這次兵敗事出有因,但對人們的心理打擊卻是沉重的。當王邑的新軍剛剛推進至昆陽城郊外時,昆陽城內的漢軍將士已經急成了一團麻。現在大家爭執不休的是,在強敵壓境的情況下,是溜是守?如果要留的話,就應該趁敵軍還未包圍前,趕緊撤離,否則想留也來不及了。如果要守,按道理來講,當然應該堅守,但敵人如此強大,能守得住嗎?大大的問號浮在了每個人的心間,就連一心跟定劉秀的李軼,也因為和敵軍正麵交過鋒,深感對方兵力太眾也有些動搖了。
李軼的動搖,在很多人心中引發不小的震動。人心更加飄搖。王鳳本來要在更始皇帝駕前咂摸手握大權味道的,現在卻被困在孤城中,弄不好連性命也難保。他開始後悔不該順著劉秀這小子的意思往下想,結果放著福不能享。唉,真他娘的躲過一棒子,卻挨一榔頭。剛和劉演爭奪一回險勝,卻又落到這個難處。“若是上天有眼,躲過這一劫,以後就老老實實地待在劉玄這個呆子身邊,讓人眾星拱月般保護著,哪兒也不亂跑了!”原本慌亂的心被眾將這一鬧,王鳳現在更慌了,呆立在城頭,望著遠處影影綽綽的人影,紛亂著頭緒想。
想了半天,也拿不出什麼主意,王鳳長歎一聲,轉身走下牆頭。轉過一條冷清無人的街道,再往前走幾步,就是中軍大營了。迎麵碰上幾員將校,有原先綠林軍的,也有平林、下江等部隊的。這些人遠遠的望見王鳳,好像遇見救星似的奔跑過來,圍在王鳳身邊七七八八地搶著說話。
“王將軍,這裏屬將軍官高,趁現在還來得及,將軍趕緊下令,我看我們還是撤吧?不要說新軍的四十多萬大軍了,即使那巨無霸的野獸群撲過來,我們都奈何不了!這樣打下去,無疑是雞蛋撞石頭嘛!”
“是啊,是啊,正是這個理兒,自古弱不與強鬥,人不和獸爭,明擺著吃虧的事,何必充英雄硬撐著。見機而作不吃眼前虧,那才是真英雄呢!王將軍,目前最好的出路,還是先棄昆陽到宛城,與大部隊聚集。到那時,人多了,不但力量大而且點子多,再想對策,這才不失為上策。人多成王嘛!王將軍就快下令吧!”
“對,說得對,咱也不是膽怯怕死,主要是昆陽城太小,周轉不開,這裏的糧草差不多已經往外運完了,我們即使防守,最多也隻能堅持一個月。一個月後怎麼辦,外無救兵內無糧,到時豈不是枉送性命嘛!”
嘁嘁喳喳說出一大通,總之就是一句話,王將軍,快下令放棄昆陽開溜吧!
大家說著,一雙雙眼睛直看著王鳳臉上表情細微的變化,此刻隻要他稍微一點頭或隨便張口說一句模棱兩可的話,大家就準備著立馬一哄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