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人身上散發出一股自然的活力,那是我們無法預料的生命潛力。而開啟它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斷地給自己的生命喝彩。
還在為生命裏失去的一些東西而難過嗎?看一看窗外的天空吧!如果今天的你無法與昔日相比,想想,還有明天,把一切已成為過往的不如意化為積極向上的動力,麵對今後的每一天,那麼,我們便能躍過每一個低穀,永遠屹立在生活的最高峰;就像傑米·杜蘭特所經曆的兩個特殊的觀眾一樣。
傑米·杜蘭特是一位著名的藝術家,他曾被邀請參加一場慰問第二次世界大戰退伍軍人的表演,但他告訴邀請單位自己行程很緊,隻能做一段獨白,然後必須馬上趕赴另一個地方去表演。可是後來他居然表演了30分鍾,安排表演的負責人感到不解,傑米·杜蘭特解釋說:“我本打算離開,可是我可以讓你明白我為何留下,你自己去看看第一排的觀眾吧。”
第一排坐著兩個男人,他們都在戰爭中失去了一隻手。一個失去了左手,一個失去了右手,但他們可以一起鼓掌。
當他們鼓掌時,拍得又開心又響亮。如果不是對生活充滿愛和眷戀,失去一隻手的人又怎麼可能努力地為小小的精彩而鼓掌呢?他們失去了一隻手,但是他們沒有放棄為生命喝彩的勇氣和機會,他們得到的是包括傑米·杜蘭特在內的無數人的尊敬和仰慕。
生命曆程中,如果所得已經夠多,即便是再增加,也不覺得欣喜,稍有所失,便惶惶恐恐;如果所失已經太多,就是再失,也不感到痛惜,稍有所獲,便十分快樂。如此說來,得意何嚐不是失意之由,失意又何嚐不是得意之始呢?
人世間,凡事都是失之東隅,必然收之桑榆,隻是你可能一味地盯著“失”,而對“得”並未意識到罷了。比如,夫妻離婚了,在失去婚姻的同時,也得到了追求良緣的機會;親密愛人移情別戀,在失去戀情的同時,也應該慶幸現在的及早分手,避免了浪費今後太多的時光;失意於錢賺得少,卻可得意於不用為了儲蓄投資而煩心。
對已鑄成之事,且輕快地加以承受,一切生命都應該敢於去尋求最艱苦的環境,生命正是在最困厄的境遇中,才能發現自己,認識自己,從而才能錘煉自己,彰顯自己,最後完成自己,升華自己。所以我們大可以鼓起勇氣,對生命喝彩,為人生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