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東方朔反語救人(1 / 1)

漢武帝有個奶媽,他自小是由她帶大的。曆史上皇帝的奶媽經常出毛病,問題大得很。因為皇帝是她的幹兒子,這奶媽的權勢,當然很高,因此,“常於外犯事”,常常在外麵做些犯法的事情。“帝欲申憲”,漢武帝也知道了,準備把她依法嚴辦。皇帝真發脾氣了,就是奶媽也無可奈何,隻好求救於東方朔,東方朔在漢武帝麵前,是有名的可以調皮耍賴的人。

漢武帝與秦始皇不同,至少有兩個人他很喜歡,一個是東方朔,經常與他說笑話,把漢武帝弄得啼笑皆非。但是漢武帝很喜歡他,因為他說的做的都很有道理。另一個是汲黯,他人品道德好,經常在漢武帝麵前頂撞他,他講直話,使漢武帝下不了台。但是,這位皇帝獨對這兩個人能夠容納重用,雖然官做得並不很大,但非常親近,對他自己經常有中和的作用。所以,東方朔在漢武帝麵前,有很大關係。

奶媽想了半天,不能不求人家。皇帝要依法辦理,實在不能通融,隻好來求他想辦法。他聽了奶媽的話後,說道:此非唇舌所爭——奶媽,注意啊!這件事情,隻憑嘴巴來講,是沒有用的。因此,他教導奶媽說:“而必望濟者,將去時,但當屢顧帝,慎勿言此,或可萬一冀耳!”你要我真救你,又有希望幫得上忙的話,等皇帝下命令要辦你的時候,叫人把你拉下去的時候,什麼都不要說,但你走兩步,便回頭看看皇帝,走兩步,再回頭看看皇帝,千萬不可要求說:“皇帝!我是你的奶媽,請原諒我吧!”否則,你的頭將會落地。你什麼都不要講,喂皇帝吃奶的事更不要提。“或可萬一冀耳!”或者還有萬分之一的希望,可以保全你。

東方朔對奶媽這樣吩咐好了,等到漢武帝叫奶媽來問:“你在外麵做了這許多壞事,太可惡了!”叫左右拉下去法辦。奶媽聽了,就照著東方朔的吩咐,走一兩步,就回頭看看皇帝,鼻涕眼淚直流。東方朔站在旁邊說:你這個老太婆神經嘛!皇帝已經長大了,還要靠你喂奶吃嗎?你就快滾吧!東方朔這麼一講,漢武帝聽了很難過,心想自己自小在她的手中長大,現在要把她綁去砍頭,或者坐牢,心裏也著實難過,又聽到東方朔這樣一罵,便想算了,免了你這一次的罪吧!以後可不可再犯錯了。帝淒然,即敕免罪。

像這一類的事,看起來,是曆史上的一件小事,但由小可以概大。東方朔的滑稽,不是亂來的。他是以滑稽的方式,運用了“曲則全”的藝術,救了漢武帝的奶媽的命,也免了漢武帝後來的內疚於心。

假如東方朔跑去跟漢帝說:“皇帝!她好或不好,總是你的奶媽,免了她的罪吧!”那皇帝就更會火大了。也許說:奶媽又怎麼樣,奶媽就有三個頭嗎?而且關你什麼事,你為什麼替她說情?可能她的犯罪,都是你的壞主意吧!同時把你這講話家夥也一齊砍下來。那就吃不消了。他這樣一來,一方麵替皇帝發了脾氣,你老太婆神經病!如此一罵,皇帝難過了,也不需要再替她求情,皇帝自己後悔了,也不能怪東方朔,因為東方朔並沒有請皇帝放她,是皇帝自己放了她,恩惠還是出在皇帝身上,這就是“曲則全”。

杜光庭在《道德真經廣聖義》中說:“曲己全人,人必全之。”意思是說委曲自己成全別人,別人一定也會成全你。想要別人怎樣對待你,首先要怎樣對待別人。

寬厚的人能夠容忍別人的錯誤與傷害,在某種程度上是給了別人悔改的機會,如果針鋒相對的話,誰也不能冷靜下來退讓一步,更別提反省自己的錯誤了。與此相反,心胸狹窄、為人刻薄的人,容不得別人一點錯誤和不足,與這樣的人相處如履薄冰,任你小心翼翼還是不免受到傷害,誰又會願意與這樣的人為友?所以,我們平日應該寬以待人,以自己的寬容來感化他人,正如杜光庭所說的“曲己全人,人必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