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1 / 3)

“原文”

不敵其力,而消其勢,兌下乾上之象

“譯文”

不能夠迎擊敵人強大的正麵力量,就要消滅敵人強大的力量借以存在或產生的根源,消滅事物借經存在發展的對麵,事物本身的正麵也就難以存在與發展了。

“按語”

水之所以能夠翻滾沸騰,是由於火使它產生了這股猛烈的力量,柴草,正是烈火產生的源泉,也就是所謂強大力量產生的根源,它容易受擺布而不會害於人,所以正麵的銳力不能抵擋卻可以消弭產生這種力量的源泉。尉繚子說:“力量有來源與增強的依靠就要尋找發泄攻鬥的對象,力量被克消與失去依靠就要回避逃走了。”克滅敵人力量的來源的依靠,就是指的對敵“攻心”。過去的時候,吳漢被任命為大司馬,有一次敵人乘黑夜襲擊軍營。當時軍營驚惶失措,吳漢卻保持靜臥,態度從容,軍營將士聽說吳漢鎮定自若,不一會兒,也就都安靜下來了。於是,吳吧便挑選精銳勇士連夜反擊,把敵人打得大敗,這就是不直接抵擋敵人的鋒銳之勢,而去消弭釺銳來勢根源的辦法。北宋薛長儒做漢州通判,連載衛的士兵叛變,打開營門,知州、兵馬臨嚇得都不敢出來了。當時薛長儒挺身走出營來,忠告叛兵說:“你們都有父母妻子,為什麼如此鋌而走險,凡是沒有參加謀反的,站到另一邊去!”於是隨從叛亂的都站到一邊去了。隻有首惡的八個人衝出營門逃跑,分散躲藏在野外的村莊裏,不久都被捕獲歸案,當時人們說,若不是有薛長儒在,一城生靈都要遭塗炭啦!這就從十氣心理上瓦解敵人勢力,也可以這麼說,敵對雙方,搗毀強敵存在的弱點之處,也能夠破壞它即將成功的機會。

釜底抽薪是預防事件爆發或爆發後尋求徹底解決問題的一種手段,是指不直接與其正麵的鋒芒對抗,而是從其側麵或幕後下功夫 ,從根本上減弱它的戰鬥力,用以柔克剛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古今中外,不論在情場,商場,戰場或政治舞台上,運用釜底抽薪之法來解圍取勝者不計其數。

《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可謂家喻戶曉,老幼皆知,他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曆經九九八十一難,這孫猴子慣會善用釜底抽薪伎倆,途中遇有妖魔,打得過就一棒打死,打不過趕緊一走了之,請求妖魔主子,降服此妖後,又往西天去也。

商戰中,此計更是陰險離奇,某大商場,近日出售家電甚好,老板十分得意,盛氣淩人,對麵商行老板觀其驕氣,忌心大起,陰謀將其整垮,召來同僚,抽出20萬血本,糾集200餘人前去對麵商場購買家電,幾天後,幾百人又擁入商場,排隊爭相退貨,並謠呼“打假”大叫“上當,此店坑人”呼籲“不能購該店一分錢的貨”。自此以後,該商場門可羅雀,無人再來購貨,不久,關門大吉。

戰場上的釜底抽薪者更多。宋朝,金兀術被嶽家軍打得落花流水,退回本國,後他夥同奸臣秦檜用釜底抽薪之計十二道金牌召回嶽飛,將其殺死在風波亭,宋朝無主將,金兀術又卷土重來。

解放戰爭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兵臨濟南城下,我軍對國民黨西線指揮官吳化文部三路夾攻,打破其疑慮,使吳化文帶著兩萬人戰場起義,抽了王耀武釜底之薪,使我部西線部隊不戰而直逼濟南商埠,對減少我軍的傷亡和迅速全殲王耀武的1萬大軍,解放濟南起了重要作用,吳化文戰後被委任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5軍的軍長,解放南京時,還是他們這支部隊從浦口首先過江占領總統府的。

可見,釜底抽薪之計處處可見,人皆用之,在有大效,小有小效,隻看用計之人的能耐了。

官渡之戰,曹孟德烏抽薪

公元200年(漢建安五年)七月,曹操在成功地伏擊了袁紹以後,退守到官渡。

袁紹並沒有從前次的嚴重挫折中吸取教訓,一味仗著他在軍隊數量和物資裝備上和優勢,繼續冒進,他像輸昏了頭的賭棍一樣,不管三七二十一,準備把剩下的7萬多軍隊,孤注一擲,到官渡跟曹操拚個死活。

這年8月,袁軍逼近官渡前線,擺弄陣勢,安下營寨,首尾約有十多裏長,他煞有其事地下令,叫兵士每人隨身帶三尺繩子,準備活捉曹操。

官渡是南北交通的咽喉,如果官渡失守,許都就失去了屏障,因此曹操要力保官渡。

在袁紹兵力還處於優勢的情況下,曹操跟荀攸等謀士研究後,決定采取防禦的策略,築起牢固的營壘,挖掘長長的壕溝,堅守不出,等待時機。

袁紹見曹操不肯出戰,心裏象被貓爪抓了似的難受,每天派人到曹操軍營外辱罵,挑戰,但曹操部下的將士們不動聲色,全不理睬。

這樣,雙方相持了3個月。

時間一長,曹操的軍糧供應出現了嚴重困難,在這種不利的處境下,曹操統治區內的很多軍民都對戰爭前途有懷疑,有的叛變了,曹操這時也很憂慮,他寫信同留守許都的荀或商量,打算退守許都。

兩天後,荀或派人送來書信,他告訴曹操:“當前是戰敗袁紹、取勝的重要關頭,隻要堅持下去,戰局一定會很快發生變化。”還勸曹操:“要努力爭取最後的勝利,千百不要退兵,失去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