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正是如此,周恩來正是利用“乒乓事件“在向美國輸送著一個重大的外交信號,當尼克鬆告訴他的安全委員會。他正在命令快速前進,不願意浪費一點時間,中國總理周恩來也在抓緊布置著一切,中國不僅把簽證發給了所有的球隊人員及夫人,而且發給了三名號稱“中國通”的美國新聞記者,為了使這一舉動看起來不偏不倚,中國同時向在名古屋參加比賽的四個國家球隊發出了邀請,這幾個隊是加拿隊,尼日利亞隊、美國隊和哥倫比亞隊。自然,在北京受到中國和世界最大關注的就是這批美國人了。至此,周恩來的“乒乓”外交開始誕生了。
周恩來決心把這次訪問變成一個重大的政治事件,美國隊一到北京,就給他們享受了紅地毯的待遇,在兩國球隊首場精彩的表演賽後,周恩來邀請美國客人參加人民大會堂的招待會,這種待遇通常是不給外國運動員的,這個舉動使這次訪問達到高潮。
周恩來發表具有曆史意義的講話,:“你們這次應邀來訪打開了兩國人民友好的交往大門,我們相信,中美兩國人民的友好往來,將會得到兩國人民大多數的讚成和支持,”美國隊領隊作了同樣的表示,同時邀請中國乒乓球隊訪問美國,周恩來表示接受邀請。
這次招待會後,美國三位記者立即把周恩來的講話原文傳到了美國,尼克鬆、基辛格、羅傑斯仔細研究了周恩來的講話原文,很快決定:立即宣布關於放鬆同中國接觸的新措施的聲明。當天中午,白宮以尼克鬆總統的名義發表聲明,準予中國來訪者簽發美國簽證,解除廣泛的經濟限製。
次年,中美發表了上海公報,不久又正式建立了外交關係。
周恩來用一隻小小的銀球,打開了中美關係的20年僵持書麵,開始了中美關係的新篇章,進而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小球”轉動了“大球”。
漢斯一把銅牌嫌大錢
漢斯是美國的一個罐頭食品公司經理,為了擴大公司聲譽,有一個他事業著公司的產品參加了美國芝加哥市舉行的全國博覽會,誰知他的產品被按排在展廳中一個最偏僻的閣樓裏,本來是候擴大影響,提高自己的公司的知名度,這種安排顯然難以達到目的,他找到大會主辦人要求調換一下位置,主辦人說:“你瞧,這些都是大公司的名牌產品,我們隻能把它們放到這些最合適的位置。漢斯先生你的產品的位置也是最合適的。”漢斯一看,可不,在顯要位置擺放的是全國數一數二的產品,自己的產品雖然也不錯,但相比之下名氣小多了,怎麼辦?花錢來參加展覽會,總不能一無所獲,空手而歸吧,博覽會開始後,參觀的人絡繹不絕,一天過去了,但很少有人光顧他的櫃台,眼著展覽時間不多了,漢斯十分著急,晚上躺在床上還在苦苦琢磨,第二天想出一個巧妙的辦法,他離開櫃台出去了整整一天。
第三天,會場的地麵突然出現許多小銅牌,銅牌的背麵還刻著一行字,上稱:“誰拾到這塊小銅牌都可以到展廳的閣樓上漢斯食品公司陳列處換取一件紀念品。”於是撿到銅牌的人紛紛擁到漢斯的閣樓上,本來無人光顧的小閣樓,一下被擠得水泄不通,市民們到個傳誦“漢斯小銅牌“這件新鮮事,記者還作了報道,這下,漢斯的產品名聲大振,光這次展覽會就賺了55萬美元。
原來,這正是漢斯用的拋磚引玉、推銷產品的妙計。他在產品無人問津的情況下,連夜找人做了許多小銅牌,派人遍撒展廳,把顧空引到他的櫃台上,加上他的產品質量不錯,這樣,一大筆錢就滾滾流入了腰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