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計篇(3 / 3)

“是不是他們真沒準備好,暫緩出動?”

“我看不對,說準備,我們也沒準備好,許多部隊的冬裝都沒有發下去武器裝備也有待更換,我們不是還要出動麼!暫緩出動是個托詞,其實就是不願出動,看來斯大林是想躲避風險,讓我們單獨同美軍作戰……”

周恩來激憤地說:“蘇聯方麵早不說,晚不說,單等我們命令一下才說,他是讓我們話說出來,沒有辦法收回……”

“恩來,我看這件要重新考慮……”毛澤東狠狠地吸了大口煙,說:“恐怕要勞駕你再去一趟莫斯科,和斯大林當麵談談……”

斯大林辦公室到了,秘書微笑著推開雕花燙金的大門。

斯大林站起身,迎候到門前握手。

“毛澤東同誌讓代他向您問好!”周恩來發現斯大林明顯地衰老了,麵部的肌肉愈發鬆弛,握手也感覺到軟弱無力。

“林彪同誌也來了,你不是在南俄養病嗎?”斯大林關切地問。

“我在南俄養病,不過,我很想同恩來同誌一道來看望你,這次正是好機會。”

斯大林話題一轉,用一種平淡的口氣,單刀直入地談論起出兵朝鮮的事情來。

“我們已經接到中國下令向朝鮮出兵的通知,你們任命了彭德懷將軍做元帥,聽說這個彭德懷作風勇猛,仗打得不錯。”

“是的,無論是在紅軍時期領導三軍團,還是解放戰爭的西北戰場,彭德懷都打得不錯。”周恩來點頭道。

“不過和美軍作戰,情況會有不同……”林彪一向認為彭德懷勇氣有餘而謀略不足,此刻故有一說。

“美軍有什麼了不起哩,要知道,他們是在別國領土上進行的不義之戰,士氣必然低落,你說是嗎,林彪同誌。”

林彪楞了一下,聽翻譯說完,才知道斯大林是同自己說話,慌忙回答:“當然啦,美軍出師無名,是不義之戰,不過,我們部隊的裝備目前太差了,一個野戰軍才幾十門火炮,還不低美軍一個團的火力,而且幾乎沒有裝甲部隊……”

“你說的也許有道理,中國軍隊的裝備的確需要要改進,你們提出讓蘇聯幫助你們裝備40個師,我們同意,但要分步驟來。依據我們的經驗,不必等裝備好了再戰,應該邊作戰邊改裝,這樣士兵會更快、更熟練地掌握這些裝備,在實戰中提高部隊的戰鬥力……”斯大林一邊在紙上畫著什麼,一邊沉穩地侃侃而談。

“我們十分感謝斯大林同誌對我們的援助。”周恩來覺得時機到了,立刻設法轉入正題。“毛澤東同誌一再囑咐我們向您表示謝意,但是,我們還是要反映我們現在的困難情況。我們的空軍目前才剛剛建立,飛行員正在訓練,還不能立刻投入戰鬥……因此,我們希望蘇聯能夠了動空軍,如果確有困難的話,我們也隻好暫緩出兵,希望斯大林同誌……”

斯大林默默地放下鉛筆,他明白,由於蘇聯方麵的原因,中國方麵暫緩出兵了。

“請原諒,目前蘇聯空軍不宜出動,飛機到了空中,很難有一個確定的界限,如果和美國全麵衝突起來,仗打大了,也會影響中國的和平建設,特別是你們正處在戰後的恢複階段。”

“我看蘇聯空軍可以穿誌願軍服裝,以誌願軍名義作戰,這樣既可以保障我軍的製空權,又避開了美蘇直接衝突。”林彪靈機一動,說出一個“兩全其美的”主意。

斯大林微微一笑,“如果有的飛行員被對方擊落,當了俘虜,隻穿一身中國人的衣服又有什麼用呢?”

斯大林摸起煙鬥,轉向周恩來,“你們此次來莫斯科,就是來通知我們這件事的。?

“是的,斯大林同誌,如果沒有蘇聯空軍的配合作戰,我們暫不出兵,”周恩來的聲音雖低,但很堅決。

斯大林站起身來,踱著步子說:“那麼好吧!我們是不是應該通知金日成,讓他在東北通化地區建立流亡政府?”

周恩來心頭一緊,沒有回答。

是呀,這是戳到痛處一問,誰會忍心看到北朝鮮的同誌被趕出家園,跑到異國去建立什麼流亡政府呢?

斯大林這一問力重千鈞。

“金日成可以帶遊擊隊上山打遊擊嘛!”林彪完全是在用一種旁觀者的口吻說話,“北朝鮮山高林密,背靠東北,非常適合開展遊擊戰……”

斯大林不屑地一笑,“我理解中國方麵的困難,可是朝鮮的問題總要解決,最好的結局是:既不引起世界大戰,又能有效地阻止侵略……”

“也許朝鮮問題在短期內得不到解決,但我們還是要做了戰爭準備,我希望蘇聯方麵盡快提供20個師的裝備……”

斯大林突然停下了步子,插話說:“這個問題我剛才講過,裝務在實戰中更換最好,既可以使部隊迅速掌握技術,又可以用充分發揮先進裝備的威力……”

周恩來不露聲色地抿了抿嘴角,到底是談判桌上的老手,智鬥羅斯福,丘吉鏡頭的巨頭,他居然輕而易舉地將已經放放棄的話題又從容地撿回來。

雙方又談論起中國該不該出兵來。

就在周恩來與斯大林做徹夜長談的當兒,北京豐澤園裏,毛澤東披著寬大的睡衣,正在地毯上踱步苦思,濃重的煙霧,在臥室室的寧波榻和四圍的書架上彌漫起一層浮雲。

自從周恩來離京,他已經三天三夜沒有合眼了,服了超出常量雙倍的安眠藥也沒有用,一躺下身子,腦海裏便翻江倒海,亂得他無法入睡。

蘇聯的空軍沒指望了,斯大林主意已定,恐怕是很難改變的,

靠我們的步兵和美國的海陸空聯全兵種作戰,結果難以預料,至少將付出巨大的犧牲,一旦戰爭擴大,美軍轟炸大陸,進攻沿海,國內敵人和台灣遙相呼應,勢必引政局的勸蕩,如果蘇聯還是不出兵呢?

慎重啊,慎重!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要打,就必須保證戰而勝之,可是目前情況下,我們隻能在喪失製空權的情況下作戰,能打贏麼?

不打,朝鮮淪陷,一旦人家宣布成立了大韓民國,再打就更被動了,

我就不相信蘇聯出幾個師到朝鮮,杜魯門就敢向蘇聯宣戰。他杜魯門的原子弱並非一家獨有,他倚仗什麼哩?

暫緩出兵,彭德懷聽說了,會說什麼呢?我昨晚去見金日成了,人家派人到新義鴨綠江口接我們,我們如果暫緩出兵,讓人家白高興一場……

金日成會怎麼說?唇齒相依,怎麼能見死不救呢?

毛澤東思緒如麻,心如刀絞。

毛澤東同誌喲,中朝兩國唇齒相依,世世代代友好,你難道不知道?明王朝的時候,日本20萬大軍侵朝鮮,朝朝神宗皇帝派大將李如鬆緊急馳援,大敗日軍,奪回漢城,現在是新中國,難道明王朝能做的事情,中國共產黨卻做不來?切不可忘記唇亡齒寒的教訓呐!

窗子開始發亮了,床頭的燈盞光線已經暗淡,已是黎明時分了。

毛澤東掐滅了最後一根煙蒂,踱到窗前,將窗戶推開,頓時,深秋的寒氣一擁而入,使人感到清涼和明澈。

立即給周恩來發報,告訴他,沒有蘇聯空軍,我們依然出兵……

一個小時後,一個震驚世界的決定,隨著一串滴滴嗒嗒的音符,飛向北天。

“恩來同誌:

……與政治局同誌商量結果,一致認為我軍出動到朝鮮比較有利,在第一時期可以專打偽軍,我軍對打南偽軍是比較有把握的,可以在元山、平壤以北大無塊山區打開朝鮮的根據地,可以振奮朝鮮人民,在第一時期,隻要能殲滅偽軍幾個師團,朝鮮局勢即可起一個對我們有利的變化。

我們采取上述積極對策,對中國,對朝鮮,對東方,對世界都極有利,讓敵人壓至鴨綠江邊,國內國際反動氣焰增高,則對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對東北不利,整個東北邊防軍將被吸住,南滿電力將被控製。

總之,我們認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

毛澤東

1950年10月13日

周恩來久久凝視著密密麻麻的電文,除了驚異之外,心頭還躍起一股振奮之情。毛澤東的膽魄令他欽佩不已,蘇聯不出動空軍中國也要打了……從鴉片戰爭到八國聯軍的入侵,中國一直處於被人宰割的境地,現在,要到國門外去迎戰世界的頭號強敵了,隻有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才有如此大無畏的勇氣……

當這天下午,周恩來再次走進斯大林辦公室的時候,斯大林表情稍覺詫異,不是淩晨剛結束了我們的談話嗎?

“斯大林同誌,毛澤東同誌和中央政治局剛剛發來一封電報,決定,立即出兵朝鮮!”今天,周恩來的聲音異常響亮,不再請求蘇聯出動空軍了,他的心氣立刻覺得硬朗多了。

當蘇方翻譯把周恩來的話翻譯給斯大林之後,斯大林握煙鬥的手輕輕一顫,隨即半晌默默無語。

這太出乎意料了,像中國這樣一個新生的國家。居然要獨立同強大的美國開戰。

他被震撼了,毛澤東和中國共產黨做出這個決定,將意味著他們要付出什麼樣的犧牲和克服怎樣的困難啊!

“還是中國同誌好,還是中國同誌好……”斯大林好像在對周恩來說,又好象在自言自語。

10月19日傍晚,誌願軍近20萬大軍,悄悄渡過鴨綠江,向北朝鮮的山林隱兵者,詭道也,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正當美軍統帥麥克阿瑟狂叫囂“要在聖誕節前結束韓戰,讓孩子們回家過個團圓節”的時候,他絲毫沒有想到,國力極其衰弱的中國居然敢毅然出兵同美國抗衡,因此,當著一些零零散散的關於中國軍隊渡江入朝作戰的消息傳來時,他根本沒入在心上。

誌願軍在彭德懷元帥的英明指揮下,巧妙地利用了麥克阿瑟的這種狂驕的心態,首戰告捷,再戰大勝,繼而一舉反擊打過三八線,從容地拉開了抗美援朝的戰爭的序幕。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