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大明殘雲》部分曆史資料簡述(1 / 1)

騰衝衛

騰衝衛,明永樂元年(1403年)置騰衝千戶所,治今雲南省騰衝縣。屬金齒軍民指揮使司。宣德六年(1431年)直屬雲南都司。轄境相當今雲南省龍川江、大盈江流域。正統十年(1445年)升為騰衝衛。

騰衝石城

據《騰越州誌》載,騰衝之為“城”始於唐德宗時,當時為土城;至明代“刑部右侍郎楊寧、兵部左侍郎侯璡統南征壯士一萬五千,以都指揮使李升為首,取西山之石以築石城”。工程曆時三年,於公元1448年(明正統十三年)竣工,其規模為“厚二丈八尺,高二丈五尺,周七裏三分”,且置沾化、永安、靖邊、藻潤四門,城墉連雉、門樓高聳、石色蒼蒼、渾如鐵鑄。故築成後的近五百年間,雖經受了數十次五級以上地震及不亞於地震次數的戰亂,此城卻依然巋立,並無太大破損,直至20世紀中葉,日寇燃起的戰火才將這座古城夷為平地。

八大關

萬曆二十二年(1594),雲南巡撫陳用賓為加強邊防,在騰越州西北至西南邊界築八關,關址距當時的中緬邊界數十裏至數百裏不等。這八關就是神護關、萬初關、巨石關、銅壁關、鐵壁關,和虎踞關、漢龍關、天馬關(清末中英勘定滇緬邊界時,這三關被劃屬緬甸)。

鐵壁關

《徐霞客遊記》寫遭:“其北二日抵界頭,與上江對;其南一日抵南甸,與隴川、緬甸對;其西一日半至古勇,與荼山對。八關自其西北斜抵東南,西四關屬蠻啥守備,自北而東南:一日神護,二日萬仞,三日巨石,四日銅壁。東四關屬隴把守備,自西南而東南:一日鐵壁,二日虎踞,三日天馬,四日漢龍。八關之外,自神護而出,為西路,通迤西(即猛養司地),出琥珀、璧玉;自天馬而出,為南路,通木邦,出邦洋布;自鐵壁而出,亦為南路,通蠻莫,為緬甸阿瓦(緬甸中部古城,距曼德勒15公裏,曾數度為阿瓦王朝和雍笈牙王朝等的首都。)正道。”

“蹦極”將會根據文章的內容進展不定期更新此內容,也歡迎各書友能指出其中的不足,“蹦極”一直以為,書友的知識麵是最強大,也是最豐富的。

在此,感謝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