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地抱怨,並不能給你帶來任何好處,相反,它會使你失去很多機會,甚至會使你丟掉工作。
在美國,曾經有一位軍官接到命令,要他前往靠近沙漠的地方駐防。那裏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這位軍官不想讓自己新婚的妻子跟隨他一起去吃苦,但是妻子決意要跟他一起去。他們在靠近印第安人村落的地方找了一間棲身的小木屋,這裏白天酷熱難耐,風一年到頭吹個不停。更要命的是,旁邊住的部落是不懂英語的印第安人,雙方根本無法交流。日子一長,這位軍官的妻子覺得極其無聊。一次,趁丈夫外出,她給母親寫了信,訴說苦處,並說自己一定要回家,堅決不會待在這個地方了。
母親很快就回信了,意味深長地告訴女兒:“有兩個囚犯從獄中望向窗外,一個看到的是泥巴,一個看到的是星星。”寂寞的女兒並不是真想撇下自己的丈夫,看到母親的回信後,想了想,便對自己說:“那我就去尋找星星吧。”從此她改變了以往的生活方式,走出屋外,與周圍的印第安人交朋友,並請他們教她怎樣織東西和製陶。開始,印第安人對她並不友好,但一段時間過後他們發現她待人和善,他們便開始對她以誠相待,這位軍官的妻子因此迷上了印第安文化。不僅如此,她還開始研究沙漠,最後成了一名沙漠專家,寫了一本關於沙漠的專著。
工作中也是如此,與其抱怨,不如去尋找自己的“星星”吧,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看成泥巴,這樣會讓自己陷入職場的泥潭。
史蒂芬是一家汽車修理廠的修理工,從進廠的第一天起,他就開始喋喋不休地抱怨,什麼“修理這活太髒了,瞧瞧我身上弄的”,什麼“真累呀,我簡直討厭死這份工作了”……每天,史蒂芬都是在抱怨和不滿的情緒中度過。他認為自己在受煎熬,在像奴隸一樣賣苦力。因此,史蒂芬每時每刻都竊視著師傅的眼神與行動,稍有空隙,他便偷懶耍滑,應付手中的工作。
轉眼幾年過去了,當時與史蒂芬一同進廠的三個工友,各自憑著精湛的手藝,或另謀高就,或被公司送進大學進修。獨有他,仍舊在抱怨聲中做著他討厭的修理工作。
在職場中,如果你是真有才能,總有一天會被老板發現的,即使老板不能發現,你也可以通過一些有用的機會去充分地展示自己。一味地抱怨,並不能讓你得到利益或好處,相反,它會讓你失去很多機會,甚至是丟掉工作。
如果你想改變不被老板賞識的現狀,獲得提升的機會,那麼抱怨是無濟於事的。你必須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明確自己在工作中應負的責任,你必須努力。隻有這樣,你才能達到改善的目的,享受到成功的果實。
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在現實工作中,有太多人雖然受過很好的教育,並且才華橫溢,但在公司裏卻長期得不到提升,原因之一是他們不願意自我反省,總是懷疑環境,對工作抱怨不休。還有不少人自命清高、眼高手低。他們動輒感到被老板盤剝、替別人賣命、打工,是別人賺錢的工具,因而在思想上產生了嚴重的抵觸情緒,其聰明才智沒有用來思考如何十全十美地做好上級交給的工作,而是整日抱怨。把大好的光陰和大把精力,在抱怨中白白浪費掉了。如果那些一天到晚想著如何抱怨工作的人,哪怕能將這些精力及創意的一半用到工作上,他們就有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季某是北京一名牌大學的畢業生,能說會道,各方麵都表現出不同凡響。他在一家私營公司工作兩年了,雖然業績很好,為公司立下了汗馬功勞,可就是得不到老板的提升。
季某心裏有些不舒暢,常常感歎老板沒有眼力。一日,和同事喝酒時季某發起了感慨:“想我自到公司以來,努力認真,試圖在事業上有所成就,我為公司建立了那麼多的客戶,業績也很不錯,並且兢兢業業,成就人所共知,但是卻沒人重視、無人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