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軍迅速殺進大營裏,當他們衝進一個個營帳時,才發現上當了,營帳裏都是空的,想撤退已經晚了,他們被祁澤兵包圍了。
當他們奮力殺出重圍時,已經損兵折將,被俘虜的也不在少數。
且退回的路上又遭遇一波伏擊,跑的越發狼狽,等他們好不容易回到大營,大營也被人家占領了,他們彙集了殘部狼狽不堪的向武台縣城裏撤退。
烏蘭若論戰術還是不如祁澤,腦筋也相對簡單,但他們悍不畏死,不要命的打法是祁澤將士所不能比的,所以,清涵了解了烏蘭軍的特點後,決定多采用迂回戰術,減少正麵相抗的傷亡。
烏蘭軍退守武台,祁澤這邊僅用了四天時間重新奪回了武台,這就是清涵自打進入周丘的十四天後的第一個勝仗,消息傳回京城,恭順帝總算氣順了些,皇帝心情好了,大臣們也高興,朝堂上的氣氛也是熱情高漲。
反觀太子自從回京後被恭順帝一通狠批,被禁足在太子府裏,再加上知道了皇後被打入冷宮的消息,太子整個人都不好了,精神萎靡頹廢,仿佛到了世界末日,謀士們紛紛勸慰,更有的已經悄悄的收拾行囊跑路了,到了最後,隻剩下了一個單秉瑜對他“不離不棄”。
京城於一周後又接到從衢州傳來的戰報,“報——陛下,我大軍長驅直入,已經收回衢州。”
恭順帝的心情那叫一個舒暢,甚至感覺人都跟著年輕了,看完和順王派人送來的密信,心情就更爽了,信中對三皇子昆吾清涵可以說是評價度非常高,說清涵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裏之外,還恭喜皇兄能得此聰慧能幹的皇兒,乃陛下之幸,乃祁澤之幸也,就是收複易州也是指日可待,就是打到烏蘭國都去也不在話下,把恭順帝高興的,晚膳比平日多吃了一碗飯。
祁澤軍在三殿下的帶領下連打勝仗,士氣高漲,將士們一個個”精神百倍,個個摩拳擦掌,等著奪回易州,一雪前恥。
清涵下令,大軍在衢州休整,以備再戰。
武台和衢州被烏蘭軍禍禍慘了,烏蘭人野蠻無禮,進了縣城,州府就是搶東西,殺人,武台和衢州的百姓死傷無數,更有大量的商鋪被搶,百姓的存糧也被搜刮一空,不給就殺人,然後放火燒毀房屋,百姓看到祁澤大軍殺回來,收複了失地,都哭得撕心裂肺,不能自已,就像是可算看見了親人,要把這滿腔的委屈,憤怒都哭出來。
清涵先從大軍中勻出糧食,派發給百姓,安撫民心,聽從了無憂的建議,派兵士給百姓們修繕房屋,掩埋死者,也因此收獲了大量的民心。
從衢州攻打易州,比之前的難度增加不少,其一,易州是烏蘭最後占領的一道城池了,如果被祁澤重新奪回去,那之前的努力全白費了,烏蘭對祁澤的野心就要化為泡影了,他們肯定會誓死抵抗的;其二,易州因為是祁澤對烏蘭的最後一道防線了,因此無論是城牆的厚度和高度都超過其他郡縣,修的極為堅固,易守難攻。
二殿下與三殿下經常召集將軍們議事,以期找到一個傷亡最小的辦法,但都沒商議妥當。
夜裏,清涵躺在榻上輾轉反側,“睡不著嗎?”
“吵醒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