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與和順王一行帶著京城的十萬兵馬,再加上沿途征調的各郡縣的兵馬,一共湊足了三十萬兵馬浩浩蕩蕩的朝衢州進發。
太子在宮中奢侈慣了,一路迅速趕路急行軍,夥食都是以簡單為主,他哪裏受過這種罪,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還要整日騎在馬上,兩腿之間都磨破了,他後悔了,想起在宮中的生活,越想越憋屈,常常拿身邊的下人撒氣,和順王看不慣太子的做派,隻得離太子遠些,畢竟人家教訓自家下人,別人也不好插嘴。
當太子與和順王於五月甘四趕到離衢州還有六百裏的武台縣時,接到了衢州失手的消息,大將軍陶舒已經率領剩餘的十三萬大軍退守距太子他們兩百裏的周丘縣了。
太子接到消息,在大帳裏摔了一方上好的硯台,“這群白吃飯的家夥,連一個衢州都守不住,要他們何用?”
和順王皺了皺眉頭,很不滿太子的蠻橫態度,這種時候可不是埋怨將領的時候,其他幾位將軍也紛紛勸誡太子息怒,紛紛表示,等他們大軍一到,碾死烏蘭軍就跟碾死一隻螞蟻那樣簡單。
一天又半夜後,太子率軍趕到了周丘縣,於陶舒大軍彙合。
休息了半夜後,意氣風發的太子就急急下令,命大軍向烏蘭軍開戰,不少將領持反對意見,和順王也是反對的,“太子殿下,這是不是太急了些,我們的大軍剛到,因為急行軍已經很是疲憊了,而且我們兩軍彙合還需要編製磨合,趁著這個時候我們再多了解一下烏蘭軍的戰術等一些具體情況,也好充分準備,采取一個穩妥的辦法。”
太子搖頭,“王叔,我們現在士氣正盛,烏蘭軍一定想不到我們會一到就出手,正好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這樣可以提高大軍因失敗而帶來的低迷士氣,從而振奮人心。”
有拍馬屁的將軍也跟著附和,大軍很快列隊而出,由陶舒帶隊在後壓陣,其實陶舒是最反對這時出戰的,可敗軍之將說話底氣不足,太子剛到已經帶出了對他不滿的態度了,他也隻得忍氣吞聲。
烏蘭軍以逸待勞,一個士兵騎在馬上一個頂十個,勇猛無敵,人在馬上一杆長槍揮舞起來虎虎生風,力大無窮,等閑人都靠不上前,在烏蘭就是一個女人,一個孩子都可以拿起武器上陣殺敵,太子的輕敵造成了一個照麵沒提高士氣,反而吃了敗仗狼狽退回,士兵們追在將領的馬後往回撤,除了吃著灰塵猛跑路外,還收獲了傷亡。
這下太子不敢再囂張了,倒是收斂乖覺了幾分,大帳裏,太子坐在首座,和順王在下首就坐,各位將軍分列兩側,“各位將軍,下一場戰要如何打,各抒己見吧!”
一番討論也沒拿出更好的辦法,大多數將軍還是考慮應該先休整,再找出烏蘭軍的弱點予以一次痛擊。
祁澤這邊大軍連日不出戰,引得烏蘭那邊連天謾罵,什麼難聽就罵什麼,氣得太子在大帳摔了不少東西,和順王看著太子的表現連連歎氣搖頭,如此沉不住氣,把祁澤的命運交到這樣的儲君手裏,前景堪憂啊!
祁澤京城裏,皇後被打入冷宮,朝堂上的大臣們都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子家真的要完了,不少大臣紛紛轉投二皇子和三皇子,二皇子在京城經營多年,自是有自己的一番勢力,再加上三皇子的身體狀況不被很多人看好,因此投靠二皇子的居多,二皇子自己也開始有些飄飄然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