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第八課 失去是另一種獲得? (2)(1 / 3)

人生在世,當魚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時候,繼續執著於“兼得”而拒絕舍棄,這不是智者的行為。精明者敢於放棄,聰明者樂於放棄,高明者善於放棄。人,其實天生就懂得放棄,但放棄不是盲目的,而是要懂得選擇,重在選擇。

哈佛教授經常提醒自己的學生:放棄是智者麵對生活的明智選擇,是一種量力而行的睿智,更是一種顧全大局的果敢。它不盲目、不狹隘,它對心靈是一種滋潤,它驅散了烏雲,它清掃了心房。

放棄並不完全代表著失敗和氣餒,明智的放棄是為了得到。有時,選擇了放棄,便選擇了成功和獲得。

在生活中,總有很多的無奈需要我們去麵對,總有很多的道路需要我們去選擇。放棄一些原本不屬於自己的的東西,去把握和珍惜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

人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以為擁有的東西越多,自己就會越快樂。所以,這就迫使我們沿著追尋獲得的路走下去。可是,有一天,我們忽然驚覺:我們憂鬱、無聊、困惑、無奈……我們失去了一切的快樂,其實,我們之所以不快樂,是我們渴望擁有的東西太多了,欲望的負累讓我們執迷在某後事物上了。

懂得放棄才有快樂,背著包袱走路總是很辛苦。中國曆史上,“魏晉風度”常受到稱頌,他們不同於佛、老子、孔子,但在入世的生活裏,又有一分出世的心情,說到底,是一種不把心思凝結在一個死結上的心態。

在生活中,我們時刻都在取與舍中選擇,我們又總是渴望著取,渴望著占有,常常忽略了舍,忽略了占有的反麵:放棄。懂得了放棄的真義,也就理解了“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妙諦。多一點中庸的思想,靜觀萬物,體會與世界一樣博大的詩意,我們自然會懂得適時放棄正是我們獲得內心平衡、獲得快樂的好方法。

心理魔法書:

漫漫人生路,隻有學會放棄,才能輕裝前進,才能不斷有所收獲。一個人倘若將一生的所得都背負在身,那麼縱使他有一副鋼筋鐵骨,也會被壓倒在地。放棄是為了更好地調整自我,以良好的心態向目標靠近。

失去是另一種獲得

人生就像一場旅行,在行程中,你會用心去欣賞沿途的風景,同時也會接受各種各樣的考驗,這個過程中,你會失去許多,但是,你同樣也會收獲很多,因為,失去是另一種獲得。

有一位住在深山裏的農民,經常感到環境艱險,難以生活,於是便四處尋找致富的好方法。一天,一位從外地來的商販給他帶來了一樣好東西,盡管在陽光下看去那隻是一粒粒不起眼的種子。但據商販講,這不是一般的種子,而是一種叫做“蘋果”的水果的種子,隻要將其種在土壤裏,兩年以後,就能長成一棵棵蘋果樹,結出數不清的果實,拿到集市上,可以賣好多錢呢!

欣喜之餘,農民急忙將蘋果種子小心收好,但腦海裏隨即湧現出一個問題:既然蘋果這麼值錢、這麼好,會不會被別人偷走呢?於是,他特意選擇了一塊荒僻的山野來種植這種頗為珍貴的果樹。

經過近兩年的辛苦耕作,澆水施肥,小小的種子終於長成了一棵棵茁壯的果樹,並且結出了累累碩果。

這位農民看在眼裏,喜在心中。嗯!因為缺乏種子的緣故,果樹的數量還比較少,但結出的果實也肯定可以讓自己過上好一點兒的生活。

他特意選了一個吉祥的日子,準備在這一天摘下成熟的蘋果,挑到集市上賣個好價錢。

當這一天到來時,他非常高興,一大早便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