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六年秋,日暮下的北京城一連刮了三日的強風,吹得落葉紛紛,吹得繁華熱鬧的京城少了許多的路人。
紫禁城東北角,四貝勒府府門前行人罕至,
凜冽強勁的秋風吹動著府門匾額上懸掛著的白綾,守在府門口的下人腰間係著白綾,身穿喪服,冷著臉井然有序的做著起陵前的最後準備。
京城指婚秀女有三忌諱,一忌見外男,二忌喪事,三忌到四爺門前逛。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傳說呢,答曰,四貝勒胤禛乃天煞孤星,克妻經常性的死福晉。
從康熙三十年四阿哥第一次大婚算起,到康熙三十六年,胤禛共大婚四次,今兒是四貝勒胤禛第四任繼福晉出喪的日子。四貝勒是當朝皇子,又頗受太子和康熙帝喜愛的皇子,本來以胤禛的身份貴重,克妻和天煞孤星的傳言不會廣為人知。
康熙帝是萬民主宰,兒子死福晉令娶就是了,康熙帝作為皇阿瑪不準許龍子胤禛身上有任何克妻的傳聞。
可是···可是,異常詭異的事情接二連三的出現,康熙帝再也找不到為四阿哥命硬開脫的理由。
不到六年的時間,胤禛接連死了四位福晉,這不能用巧合遮掩過去。
尤其是四貝勒最近亡故的這位福晉兆佳氏,在嫁給胤禛前,兆佳氏做過最完整的身體檢查,多位太醫會診,多位高僧推演,兆佳氏能活過六十歲。
可誰知,兆佳氏嫁給四貝勒不足一年,沒病沒災,沒落水沒感冒的她無疾而終。
最優秀的仵作都找不出兆佳氏故去的原因。
最最讓人感到恐怖得是,兆佳氏的死法同以上胤禛的三位福晉死法完全一樣,都是無疾而終。
當然這消息隻是小道流傳,官方是絕對不會承認這種說法滴。
四貝勒胤禛福晉的位置受了詛咒是世人公認的,必須說,這回兒真理掌握在大多數人手中!
由此這次胤禛福晉出喪,大多宗室福晉隻是將喪儀送過來,極少親自治喪。
胤禛一慣不大好的人緣,也讓許多的大臣宗室親貴禮到人不到。
除四爺外的皇子阿哥們被康熙帝傳進皇宮商議國事,他們自然錯過了來‘安慰’胤禛的機會。
康熙帝的想法很簡單,有一個胤禛這樣倒黴的兒子足夠了,愛新覺羅皇族還指望著皇子們開枝散葉延續子嗣呢。
如果別的皇子都同胤禛一樣,康熙帝就該懷疑是不是愛新覺羅皇族要完了?
好在除了胤禛福晉外,其餘大婚的皇子福晉身體都很健康,這讓康熙帝放心不少。
皇子宗室尚且如此,更何況外人?因此親自來府上憑吊的人少之又少。
四爺府的靈堂蕭瑟的讓胤禛心寒,強風吹動靈堂懸掛白綾,胤禛站立的身影顯得越發的孤寂悲涼。
一輛蒙著青花碎步的馬車從紫禁城方向趕過來,馬車在清冷的四貝勒府門前停下,守在門口的下人打千請安,“見過九公主。”
從馬車上跳下兩位清麗的十二三歲的小美人,她們攙扶下另一位貌美絕俗的少女。
“四哥還好?”
問話的少女是**德妃的親生女兒,康熙帝最寵愛的九公主,她也是四貝勒胤禛的嫡親妹子。
此時從馬車上有下來一位年近三十,麵容嚴肅刻板梳著宮女頭的女子,修長的身材略卻顯得很豐滿,包裹在粉嫩宮裝旗袍之下的身軀凹凸有致,她眼裏閃過不讚同:“公主!”
九公主俏皮的吐了吐舌頭,乖巧可愛般的模樣讓看到的人心底泛起一陣陣的甜意,“納蘭姑姑,我很擔心四哥哥,那些刻板的規矩回宮再守好不好?皇阿瑪也說讓我多多的關心四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