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也好、感恩也罷,想不讓這些對紅巾軍最先有了信任和支持的人們日後失望,隻能想盡一切辦法去不斷取得勝利。用一個接一個捷報、用一座接一座城市光複,最終達到直搗黃龍、滅金複山河目標,才是對這些人最好的回報......
原本即將開動的大軍短暫停留了,隻三刻鍾內,小小寧海城中竟然又三百多名上無高堂需奉養、下無妻兒需嗬護的青年男子便換上繳獲來的青色軍衣、紮上了紅色布巾。
劉醒從中挑選新兵五十人、補充給王明圖的敢死士第一隊,使其部充實至一百二十人。再將李根升任正都頭,命其領一百新兵組成敢死士第二隊。
隨後升劉選為正都頭,領百名新兵組建出敢死士第三隊。另有一百人,以汪鑫彬為首,組為敢死士第四隊、同時兼責轉運糧草與戰利品之事。
剩餘的五十人,全是些力大之人,被劉醒補入步軍隊中去充當前陣兵。不過,他們雖然盾牌與紅巾軍舊部相同,手上拿著的卻不是鉤鐮槍,而是從寧海城軍械庫中繳獲的白杆大槍。劉醒刻意囑咐,一旦開戰,這些新兵隻能列陣於鉤鐮盾牌兵之後......
進城時隻有三百餘眾,當天邊泛起魚肚白時,劉醒在城西校場山看著眼前這七百八十名麾下健兒,第一次有了大的成就感。
亂世之中,誰手上有人馬才有資格活下去。該死的外星佬把小爺搞成個穿越客,直至今日,小爺加上豐國、唐王城兩處兵馬,第一次有了千人之兵。怎麼想來,也該有了在這個亂世中生存的資本了......
底氣更足幾分,點編一了,劉醒一麵下令讓李根帶上他的一隊敢死士回防豐國城,一麵引著五百八十名將士出了寧海城西門、背送朝陽向永和城急進起來......
......
路漫漫,風正急。
在向永和城前進的路上,因不善騎術一直坐在馬車上隨軍指揮的劉醒,看著身邊眾將士、再望向遠處天邊升起的太陽,心中卻是猛然想起了些與此情此景似是幹係不大的事情來。
來到這個時代已有四十餘日,回念當初嗚呼島上槍擊白蛇、再到進唐王城被已做亡魂阿魯答強留做漢兒附兵什長。到了後來,明知道沈洋隻是在找一麵可以代他在未來一旦兵敗、最先被砍頭、問重罪的假老大,還與之結成今日之軍。
小爺被從前那個世界給磨礪變得隨性的性格使然?這般的性情,適合不適合當今這亂世呢?
沈洋,小爺如今的大軍師。他究竟是如何想的呢?難道隻是因小爺身體在時空隧道中異變後,能輕易使出從前隻在書籍、影視上看到,從未真正學過的超勁功夫以及豁達為人才選擇讓小爺來給他做大旗嗎?
不可能,答案是肯定的。憑沈洋的智慧,如果想單純地要拉大旗、當虎皮。沈仲、關衝遠比小爺好擺弄,用他自家老太爺也比小爺我有威望。所以,絕對不會是單純隻想讓老子做大旗那樣簡單。
那究竟是為何呢?起兵之前,他確實與小爺私下聊了許多,多少該知道小爺不是簡單到別人給點甜頭就不要命的人......
“劉都使......”
正在此刻,劉醒還在揣測細思沈洋時,三騎快馬從東南方向迎著大隊疾奔而來。
聞聲從馬車上“豁”地站起身,劉醒看清高呼者是派出去的三個踏白斥候後,立即大聲問道:“三位兄弟,如此焦急,可是永和城發生什麼變化了嗎?”
為首的一名踏白騎兵在劉醒問話聲落下時,已然奔至近前。在戰馬上拱手間,他答道:“稟都使,潛伏在永和城中的兄弟回報,永和城內此刻正有韃子一個忒母孛堇帶兵暫駐。城中兄弟言,望大人等上三、五日,那上萬韃子去後再攻永和城。”
聞言麵色一淩,劉醒心中也是一驚,暗想道:他親娘乖乖地,賊老天你又跟小爺這裏玩什麼貓膩!小爺想趁熱打鐵,多打下點城池鬧點鐵料子、錢糧回去,尼瑪的你幹嘛又整上萬女真人到了永和城呢!
就在劉醒暗罵賊老天時,又是三騎快馬疾奔而來。
第二隊踏白騎兵來至劉醒麵前,還未等穩住身形,第二隊踏白兵為首一人便大聲急報道:“都、都使,不妙了!千餘韃子騎兵,正從永和城向我軍這廂快速趕來。看那情形,似是要去寧海......”
“啊......”徹底的被震住了,這次不是劉醒去震撼別人,而是劉醒被這第二條消息給震得一時間呆住了。
搞什麼搞?你個賊老天,難不成小爺打寧海的時候,漏了什麼鳥人給女真人送信去了不成?上千女真騎兵,我靠你親大爺!老子就這五百多新成軍的人馬,區區二百騎兵,拿什麼跟人家玩!賊老天、賊老天,坑爹不帶這麼坑的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