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如何在談判中占得先機(1 / 3)

談判既是維護原則又是相互妥協。在這種立場明確但又不能強爭硬取的語言戰爭中,說話的水平、說話的策略往往決定著談判的最終結果。隻有善於說話,才能在談判中遊刃有餘,從而占據主動地位,做到“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1.要認識到談判是無處不在的

在人們的思維觀念裏,通常認為談判是高層次的活動,與普通人無關;認為談判所涉及的必是國家大事、外交事務,至少也是重大的商務活動;認為談判是持不同觀點的雙方麵對麵坐在一張長長的桌子旁,周圍彌漫著嚴肅的氣氛。

其實,談判的核心任務在於一方企圖使另一方或理解或允許或接受自己的條件,通俗地說,談判就是讓對方按照他自己的想法辦事,同時符合我方的意願。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人間平凡小事的討論等等也可說是談判。

去商店購買商品,要談判;租賃或購買房屋,要談判;推銷某種物品,要談判;協商遺產繼承的問題,要談判;談婚論嫁要談判;讓別人接納建議要談判;使技術運用於生產要談判;為了薪水或職級與上司或與下屬交涉要談判;為了解決因某個問題而引起的爭議要談判……舉凡物質和精神的滿足,沒有能離得開談判的。

談判無處不在。談判不隻是那些風光的外交官的專利,它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男女老少、隨時隨地都會有進行談判的可能。

有時候談判常常是非常簡單的,看起來幾乎不需要什麼考慮或時間。下麵是一個例子:

主管:“楊玲,你今晚能不能加半小時的班把庫存報告趕出來?”

楊玲:“我今晚想去看我兒子在學校的演出。”

主管:“那麼明天早晨早來半個小時,怎麼樣?”

楊玲:“為什麼不呢?我還可以得到加班費。”

這兩句簡單的對話其實也是談判。可以說,像這樣的談判在工作中不可避免,而且我們也可能需要與客戶談判。因此,重視和提高我們的談判技巧是必需的。

一方麵我們要認識到談判的普遍存在性,另一方麵也不要把談判看成是一件過於頭疼的事情。正如毛澤東所說“在戰略上輕視它,在戰術上重視它”。如果能做到這些,就能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提高自己的談判技能,把談判的話說到點子上,使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盡可能多地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

2.利用吹毛求疵的話降低價格

談判中討價還價時,對方的目標越高,對我方越不利。對方的目標很高,對方的要價往往居高不下,成交價格也就很難降低。因此,要降低對方的要價,首先要降低對方的目標。

給對方的商品挑毛病,就等於貶低商品的價值。如果商品的價值被貶低,商品價格在人們心目中就失去了應有的基礎。因此,談判中討價還價時,如果能將對方的商品挑出一大堆毛病來,比如從商品的功能、質量到商品的款式、色澤等方麵吹毛求疵,這樣,就等於向對方聲明:瞧你的商品有多次。對方的要價就會成為空中樓閣。

蘋果熟了,果園裏一片繁忙景象。一家果品公司的采購員來到果園。

“多少錢一斤?”

“8角。”

“6角行嗎?”

“少一分也不賣。”

當時正是蘋果上市的時候,有這麼多的買主,賣主顯然不肯讓步。

“商量商量怎麼樣?”

“沒什麼好商量的。”

“不賣拉倒!死了張屠夫,未必就吃混毛豬!”

幾句話說嗆了,買賣雙方不歡而散。

不久,又一家公司的采購員走上前來,先遞過一支香煙,問:“多少錢一斤?”

“8角。”

“整筐賣多少錢?”

“零買不賣,整筐8角一斤。”

賣主仍然堅持不讓。買主卻不急於還價,而是不慌不忙地打開筐蓋,拿起一個蘋果在手裏掂量著,端詳著,不緊不慢地說:“個頭還可以,但顏色不夠紅,這樣上市賣不上價呀。”

接著伸手往筐裏掏,摸了一會兒摸出一個個頭小的蘋果:“老板,您這一筐,表麵是大的,筐底可藏著不少小的,這怎麼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