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讚美對方的親友
“聽說你的父親過去是外企駐京總代理,以能幹出名。”
“你的哥哥要參加全國卡拉OK大賽嗎?真不簡單。”
“你的兒子考上研究生了,恭喜你!”
(3)讚揚應該適度
凡事皆有度。讚美應該恰到好處。正如一個氣球,吹得太小不好看;吹得太大易爆炸。要做到讚揚適度需要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讚揚要有所保留。常言道:“瑕不掩瑜”,指出對方的缺點和不足,並提出一定的希望,不僅不會損害讚揚的力度,相反,會使讚揚顯得真誠、實在,易於為人接受。真誠的讚揚要有所保留,像“第一”“最好”“天下無雙”之類的帽子別亂戴。
第二,有比較地讚揚。有一次,漢高祖劉邦與韓信談論諸將才能高下。劉邦問道:“你看我能指揮多少兵馬?”韓信回答:“陛下至多指揮十萬兵馬。”劉邦又問:“那你能指揮多少兵馬?”韓信自豪地回答:“臣多多益善耳。”劉邦笑道:“既然你帶兵的本領比我大,為什麼被我控製呢?”韓信很誠實地說:“陛下不善於指揮兵,但善於駕馭將,這就是我被陛下控製的原因。”韓信的稱讚首先肯定了劉邦控製大臣為自己效命的能力,但又指明了他在帶兵作戰方麵與自己相比有不足之處。話說得很實在,很坦誠,劉邦不但不怒,反而很滿意。
(3)間接地讚美
直接讚美有可能會被人認為那隻是應酬話、恭維話。如果進行間接地讚美,對方就會由衷地高興。
主任:“小馬,聽我們部門的劉勇說你們倆是校友。”
小馬:“是的,他是低我兩屆的校友,大學時還共同在校學生會工作呢!”
主任:“是嗎?難怪他那麼了解你、佩服你,說你在交際和管理方麵都特別出色,是他學習的榜樣呢!”
可想而知,小馬聽見主任如此說,怎會不心花怒放呢?
(4)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預見性
讚美不僅要符合眼前的實際,而且要高瞻遠矚,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預見性,提升你讚美的高度,經得起推敲和時間的考驗。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要把讚美的眼光放長放遠,使自己的讚美能經受得住時間的檢驗。
②讚美別人要站在一定高度上。隻有站得高,才能更充分地發掘別人的優點和成績的意義。
③要注意考察別人的成績或長處的影響範圍,使你的讚美更加具體、貼切。
④要善於見微知著,從小事上發掘出重大意義,從眼前影響推測將來影響。
⑤要深入了解別人的真實能力和形勢的發展趨勢。
(5)背後讚美更有效
直接稱讚對方和通過第三者間接地來傳達,其效果是不同的。直接稱讚的話,如果現場有第三者在,有可能會引起這位第三者的嫉妒。即使是一對一麵對麵的稱讚,或許有可能會被誤認為別有用心。相較之下,透過第三者間接地傳達讚辭,比較容易增添真實的味道,也比較容易讓當事人接受。
(6)讚美不可過多過濫
在一段時間裏,你對同一個人讚美的次數越多,那麼讚美的作用力也就越低。因此,盡管人們需要讚美,但讚美不能毫不吝嗇地隨便給予。如果你過於頻繁地讚美某人,你極可能被對方誤解為以虛譽釣人的獻媚者,甚至對你產生警惕、反感。
社會心理學家阿倫森的人際吸引水平變化規律說明,我們總是喜歡那些對自己的讚美不斷增加的人。將自始至終都讚美自己的人和起初貶低自己但逐漸發展到讚美自己的人相比,我們更喜歡後者。強調要注意讚美的頻率,也就是說要慎重地給予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