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路中村(1 / 2)

在巨大的石山下有座繁華的鎮子,它比一般的鎮子大得多,但名字卻叫路中村。這裏的名字起得就是這麼寫實,在一條六百裏長的大路的中點,所以叫路中村,往東三百裏風國邊城臨城,往西三百裏是花國邊城丹陽城。

在兩百年之前這裏沒路,也沒有這個村子,兩國為了通商修了這條路,路的中點在歸花國的丹陽城管轄。為了方便往來的商隊休整,丹陽城主把轄區之中地處偏遠的幾個小村莊遷移過來,還為他們蓋了新房,這樣商隊在路上就有了歇腳的地方。

兩百年過去了,從前的小村莊已經變得繁華異常,酒樓茶肆、廟宇學堂,應有盡有。這裏的村民隻有三百來戶,兩千多人。但平日兩國在這裏流動的商隊人數卻有三千多,兩國都有大戶在這裏建起貨場,直接在村中進行交易。

在村頭,有一棟兩層的酒樓,門額上寫著“滿香園”,酒樓的老板是個微胖的中年人,今年整四十歲,名叫蕭全。蕭老板年少時就進丹陽城學廚,十年學成回來開了家小飯莊,打拚十多年,終於有了現在的家當。現在,蕭全正躺在酒樓後院的搖椅上乘涼,一邊搖著扇子,一邊憧憬著以後的日子。蕭老板獨子今年十二歲,名叫蕭一笑,名字同樣寫實,出生先笑再哭,所以叫一笑。

蕭老板躺在搖椅上琢磨,兒子馬上十三了,到了鑒靈的年紀,若是兒子鑒出的靈根和自己一樣有火屬性,不用太多,隻要有點,那以後稍稍修煉,就能輕鬆掌握燒菜的火候了,那這就樓以後交到兒子手裏就放心了,若是兒子出息,說不定還能在丹陽城裏開間酒樓,那樣的話就算是蕭家祖墳冒了青煙了。想到這,蕭老板自己笑出了聲,可轉念又一想,兒子要是出息了,以後出去闖蕩的話,身邊就沒個孩子陪了,還好自己還年輕,隻要靈根不損,稍加修煉,普通人活到二百歲是十分容易的,趁著年輕要再生幾個,聽說到了一百歲以後再想生就不容易了,到底是要再生七個呢還是九個呢,蕭老板陷入了沉思,但又馬上笑了起來,想那麼多幹嗎,能生個生幾個唄。蕭老板看看日頭,兒子要下學了,也不知今天蕭一笑又聽老先生講了什麼有趣的故事。而此時的蕭一笑正在學堂裏纏著老先生不想下學,因為老先生講了一個蕭一笑長這麼大以來從未聽說過的事。

就在蕭全躺在搖椅上憧憬未來的時候,他的兒子蕭一笑正坐在小凳子上聚精會神的聽老先生將上古的事。學堂也是皇庭辦的,全國都有,不用交錢就能來讀書認字,不過隻收七歲到十二歲的孩子,十二歲之後鑒過靈,再走什麼路就是自己的事了。村裏的老先生姓孔,是個鑽研學問的人,今年一百五十多歲,但樣子比村裏兩百歲的老人還滄桑,這就是那些學究們的特點,平日裏鑽研學問就像著了魔一樣,靈力幾乎送不修煉,最後身子骨連普通人都不如,要不是皇庭定期給他們發丹藥,估計每一個能活過一百五。雖然丹藥能讓他們壽命追上普通人,但那一副滄桑的容貌卻無能為力了。孔先生年輕時四處雲遊,最遠到過南域,後來身子骨不行了,就像把自己的學問見聞講給後人,尤其是地處偏遠消息閉塞地方的孩子們,他認為無知是最可憐的,所以向皇庭討了路中村教書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