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與人為善,包容也須有原則(1 / 3)

與人為善是一種和諧的處世態度,是對他人的一種無形的相助,是一種博大的寬廣情懷。與人為善者與水一樣能溶解萬事萬物,化解人間恩仇;他們心胸開闊,寬宏大量,寬厚待人,謙虛處世。包容也應把握一個“度”,包容是一種智慧的退讓,卻不是委曲求全;包容是無邊的大愛,卻不是狹隘自私的姑息遷就;包容讓一個人活得更悠然灑脫,卻不應該成為一個人放縱自己的理由。

善是生命的黃金

中國傳統文化曆來追求一個“善”字:待人處世,強調心存善意、向善之美;與人交往,講究與人為善、樂善好施;對己要求,主張獨善其身、善心常駐。記得一位名人說過:對眾人而言,唯一的權力是法律;對個人而言,唯一的權力是善良。

關於善良,有這樣兩則故事發人深思:

故事一:一場暴風雨過後,成千上萬條魚被卷到一個海灘上,一個小男孩每撿到一條便把它送到大海,他不厭其煩地撿著。

一位恰好路過的老人對他說:“你一天也撿不了幾條。”小男孩一邊撿著一邊說道:“起碼我撿到的魚都得到了新的生命。”一時間,老人為之語塞。

故事二:在巴西叢林裏,一位獵人在射殺一隻獵豹時,竟看到那隻豹子拖著流出腸子的身軀,爬了半個小時,來到兩隻幼豹麵前,喂了最後一口奶後才倒了下去。看到這一幕,這位獵人流著眼淚折斷了獵槍。

如果說前一個故事講的是善良的聖潔,那後一個故事中獵人的良心發現也不失為一種“善莫大焉”。

心存善良之人,他們的心滾燙,情火熱,可以驅趕寒冷,橫掃陰霾。善意產生善行,同善良的人接觸,往往智慧得到開啟,情操變得高尚,靈魂變得純潔,胸懷更加寬闊。與善良之人相處,不必設防,心底坦然。

一個人有了善良的心,才能完善自己的人生。一個人不會因為自己的善心善行而損失什麼,相反,他還會因為他的積德而得到福報。即使是在日常平凡的小事上,善良的人也能以他人的快樂為快樂,以他人的幸福為幸福,在任何時候都不會幸災樂禍,損人利己。有德之人命係於天,在危難之時總是有驚無險,因禍得福,遇難呈祥。冥冥之中,天佑善良之人。

正因為生命中有了善良,人生才能經常充滿喜悅;正因為生命中有了善良,人生才能幸福長在;正因為生命中有了善良,靈魂才能不斷升華。善良是生命中的黃金,善良是人性中最為寶貴的生命之光。能夠知道別人的痛苦,自己就有良心。知道自己有痛苦就會有善心的存在,看到別人和自己有痛苦就會生出慈悲心!

讓善良與生命同在,對於人來講是莫大的福分。播種善良,才能收藏希望。一個人可以沒有讓旁人驚羨的姿容,也可以忍受“缺金少銀”的日子,但離開了善良,卻足以讓人生擱淺和褪色。因為善良是生命的黃金。多一些善良、多一些謙讓、多一些寬容、多一些理解,讓人們在生活中感受到美好和幸福,這是善良的人向往和追求的,也是我們勤勞善良的中華民族所提倡和弘揚的。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羅曼·羅蘭曾經說:“要有光!太陽的光明是不夠的,還必須有心的光明。”無論社會之光強或弱,都不能丟失個人的心之光。香港著名企業家李嘉誠先生認為,“沒有包容心的強者,不外是個庸俗匹夫”。無論人生輝煌還是落魄,身處髙潮還是低穀,都要有包容心,要想著那些還處在危難困境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盡力攙扶他們一把。

表哥大龍第一次從澳門來,小龍開車去機場接他。一路上,小龍熱情地想和表哥攀談,聊家常,可表哥卻表現得很冷淡,也不主動說話,小龍感到幾分沒趣,也不再說話,車裏漸漸安靜下來。

進了市區,街上的行人和車輛多了起來。小龍不斷地按著喇叭在車水馬龍中穿梭著,表哥時不時就瞅他一眼,但沒說什麼,小龍也沒在意。

這時前方有個婦女正領著一個小姑娘準備過馬路,小龍瞅個空子,猛地踩下油門,一打方向盤,從她們麵前衝了過去,心想一定嚇她們一跳:小樣,和機動車搶!

表哥碰了小龍一下:“應該讓人家先過嘛,一個女人領個孩子,道兒這麼窄,萬一刮著……”他瞅了一眼窗外,沒往下說。小龍的臉不禁有些發熱的感覺,盡管表哥沒說什麼,可他心裏多少有些不是滋味。

一會兒,表哥又轉過臉,對小龍說:“後麵有個鳴笛的120,咱先靠邊,讓它先走。”原來大龍表哥早就注意到後麵那輛鳴笛的120了,小龍沒說話,向右一打輪,救護車從他們後麵趕了過去,透過120的後車門,小龍隱約看到一個醫護人員和一個晃動著的吊瓶,心裏多少有些慚愧。

表哥前後看了看,說:“這附近有沒有停車場?咱哥兒倆下車抽根煙,聊聊天兒。”小龍不知他什麼意思,還是慢慢地把車開到了前方小廣場的停車處。

表哥掏出一盒煙,遞給他一支點上,他搖下車窗,拍著小龍的肩頭說道:“老弟啊,駕齡幾年了?”

“不長,3年。”

“也不算短,車技不錯。”

小龍嗬嗬一笑,和他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他發現表哥是個很健談的人,他笑著跟小龍講他在澳門的生活,稱讚那個城市的美麗。末了,說一句:“城小道窄,倒別有一種小家碧玉的風情,隻是這交通多有不便哪。”

“可不是,常有交通事故呢。地方小,沒辦法啊。”

表哥笑了一下,說:“也許吧。不過,路窄人心寬,這是我們那裏司機們常說的一句話。”

“路窄人心寬?”

“對啊,急促地按喇叭,飛快地超車,有時並不是為了趕時間,也許隻是圖個瀟灑。若是彼此都寬容些,慢慢開,不僅與大家方便,自己也安全,更可以欣賞沿途風景。心寬是一種境界,是一種文明和禮節。你看,這座城市這麼美麗,如果多了噪聲、謾罵、交通事故,豈不都是汙點?”

路窄人心寬,小龍這時才了解表哥與他聊天的用心。

抽完煙,表哥掏出他的駕駛證,說:“我來開一段。”

小龍笑笑,坐到副駕駛的座位上,看著大龍表哥全神貫注的樣子,感到車子異常的平穩。他想和表哥聊上幾句,而他卻嚴肅地看著前方,輕聲說:“下車再聊。”此時小龍才明白剛剛表哥讓他停下車來聊天的用意,也終於理解了他一路的冷淡。

中華古諺講:“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善與人交,久而敬之。”假如我們每一個人都互不相讓、互不包容,都隻是以自我為中心,那麼我們無疑每天都隻能生活在爭論、打罵、吵鬧、戰亂之中,和平也不過是個夢想!生活允許矛盾的產生,生活更需要我們去磨合這種矛盾。學會忍讓,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俗話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學會寬容,學會體諒,以一種平和的心態為人處世,有時候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思考和處理問題,更容易獲得支持與成功。與人方便,自己方便,包容和理解是化解所有人際關係危機的最好方法。

心胸一定要豁達

心胸狹窄、氣量短小之人,總愛為自己設計一些煩惱,製造一些痛苦,尋找一些無奈,給精神套上沉重的伽鎖,整日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負荷超重,心力交瘁,寂寞無助。他們總是用灰暗的目光觀察自然,用單調的思維考慮問題,用消極的態度對待人生,用孤獨的心靈感應生活,用嫉妒的心理待人處事,用脆弱的感情麵對困難,用絕望的方式屈服挫折,用貪婪的欲望追逐名利。他們理解不了人生的豐富內涵,體味不到幸福的豐腴甘甜,駕馭不住感情的航舵,尋找不到心靈的休憩港灣。而快樂和善的人生需要豁達,我們之所以說某些人心胸豁達,是因為這種人虛懷若穀,有海納百川的肚量,他們能包容別人,即使是對自己的嘲笑和諷刺。

有這種心胸的人不會被生活所累,自然活得輕鬆快活。

據說,曹操的死對頭袁紹發表了討伐曹操的檄文。在檄文中,袁紹把曹操的祖宗三代都罵得狗血噴頭。曹操看了檄文之後問官兵:“檄文是誰寫的?”官兵以為曹操肯定要大發雷霆,就戰戰兢兢地說:“聽說檄文出自陳琳之手。”曹操連聲稱讚道:“陳琳這小子文章寫得真不錯,罵得痛快。”

官渡之戰後,陳琳被曹操俘獲。陳琳心想:當初我把曹操的祖宗都罵了,這回非死不可。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曹操不但沒有殺陳琳,而且還讓陳琳做自己的文書。曹操與陳琳開玩笑說:“你的文筆的確不錯,但是,你在檄文中罵我本人就夠了,為什麼還要罵我的父親和祖父呢?”後來,深受感動的陳琳為曹操出了不少好計策,使曹操頗為受益。

豁達是一種博大的胸懷、超然灑脫的態度,也是人類個性最高的境界之一。一位美國作家曾說:“沒有豁達就沒有寬容。”一個人隻有豁達、開朗、包容,才能接受別人,善於與他人相處,能承認他人存在的意義和作用,他也就能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為集體所接納,就能與別人心無芥蒂地溝通和交流。

豁達的人比較寬容,能夠尊重別人的不同看法、思想、言論、行為、宗教信仰。雖然他們也有不同意別人觀點或做法的時候,但他們會尊重別人的選擇,給予別人自由思考和行為的權利。有時候,往往是豁達產生寬容,寬容導致自由。

豁達是一種樂觀,樂觀是無價的,一個樂觀的失敗者終將有東山再起的時候,並且他的樂觀還能推動他人奮勇向前,而一個憂心忡忡的成功者顯然是不值得效仿的。

豁達是一種氣宇軒昂的風度,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一種樂觀積極的人生心態,一種至高無上的思想境界。

擁有豁達,便擁有了一種淡泊寧靜的高雅,一種榮辱不驚的從容,一種善待人生的寬宏,一種不畏艱難的抗爭。

擁有豁達,便擁有了天空般的明淨高遠,擁有了大地般的遼闊厚重。擁有豁達,便擁有了一個風流不羈的自我,擁有了一個成熟純美的人生。

要懂得欣賞他人

一個懂得欣賞他人的人不會因為別人比自己優秀而心生嫉妒,他會真誠地欣賞強者的優點和成就,並用自己的大度讓對方折服。有位哲學家曾說過:“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讚賞,是人類埋藏最深的本性。”天底下幾乎沒有不喜歡被欣賞的人,幾乎沒有被欣賞後而不盡心竭力的人。

某高科技公司銷售部職員小劉百思不得其解,無論從公司規模還是產品質量來看,自己所在公司都勝過對手公司,而在爭取大客戶的無聲“戰役”中,對手公司卻頻頻獲勝。這次又僅僅一線之差,大客戶還是跟對手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再如此下去,該公司即將占據這個行業的大部分市場。

後來,小劉就逐漸地收集對手公司的資料,發現了那個叫趙洋的主管竟然有很多優點,他在業界最好的口碑就是善於學習,為人低調、善意,從來不說對手的壞話,有時甚至還就對方公司某些眾所周知的長處給予一些肯定。在談到一些技術問題時,趙洋都能給予解決方案,而不懂的地方,他能夠大膽承認,並在短期內給客戶一個後續解決方案。在接人待物上,他也是有禮有節。

通過對趙洋的了解,小劉在不知不覺中就對他產生了敬佩之情,於是他就給趙洋打了個電話,表示了自己對他的看法,兩個人約好時間坐在一起進行了一次長時間的溝通。之後,兩個人在事業上相互幫助,一對競爭對手不但沒有因為要平分江山而相互敵視,反而成了一對知己。

學會欣賞他人,善於為別人鼓掌,其實也是在給自己加油。當我們沒有成功時,我們應該真誠地為走向成功的人鼓掌;當我們走向成功時,要學會為別人鼓掌。相互鼓掌才能相互提高,當你善於為別人鼓掌時,才會獲得更多人的喝彩。

其實,沒有競爭對手就沒有進步,如果能夠忍受被人平分秋色的嫉妒心理,那麼就會獲得一個共同進步的知己。麵臨時下就業日趨激烈的競爭,能否具有欣賞別人的胸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有了這樣的眼光才能取長補短、團結協作、共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