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這樣的……”林非將手裏的茶杯輕輕放在茶幾上,端起那半杯加了幾顆枸杞的紅茶,開言道,“這杯茶看上去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其實不然,這杯茶對於一個有夢想、有追求的人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金惠萍三人自然不懂林非所說的重要意義是什麼,包括之前低著頭的崔雪嬈,也和媽媽姑姑一樣,將目光落在林非這邊。
此時,她們在林非和馬玥的臉上,看到了同樣的笑容,這一種笑容中既飽含著不盡的欣喜,有充滿著無限的感慨。
緊接著,林非便將這杯茶背後的故事原原本本地講了出來:
林非的嶽父之一,著名老中醫丁崇儒先生在收徒弟的時候必須要遵守幾個原則。
第一,這個人的心要正、仁、愛、善。第二,這個人要有悟性和靈性。第三,這個人不可墨守成規,不可照本宣科,要敢於探索創新,要立異標新,更要有擔當和膽識。第四,就是其門下弟子人數不可過多。
丁崇儒認為,第一條原則是做醫生最基本的道德基礎,一個沒有正心,不懂仁愛,心存惡念的醫生,最容易受到利益的驅使,從而做下一些傷天害理的事。
如果不具備第二條的要求,就算這個人再刻苦、再勤奮,最多也隻能成為一個碌碌平庸的醫生,難有大的最為。
而第三條也尤為重要,因為醫生這一行不同於其他行業,醫者無小事,直接關乎著人們的生命安全。特別是在麵對一些重病患者,在生死攸關的時刻,患者的性命就掌握在醫生的手裏。
有的醫生,本來具備一些能力,但是擔心惹上麻煩,所以為了自保,便習慣采取一些相對保守的治療手段。
如此一來,就算患者病逝,也是完全符合所謂的規定,看上去又沒辦法和責任感聯係在一起。
可實際上並不是這麼簡單,明明能夠挽救人的生命,可偏偏去做相悖之事,這樣的人無疑就是在殺人害命。
作為患者的親人,最不願意聽到的就是,“對不起,我們已經盡力了。”而醫生並非神,但必須要做到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在傾盡所能卻無力回天的時候,可以說“已經盡力了”,不過如果真的做到問心無愧,根本就沒有必要再加上幾個沒有意義的三個字——“對不起”。
丁崇儒之所以定下這第四條,主要是考慮到自己的身體,他認為弟子和學生有著本質的區別,所以他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在弟子的身上,而這個時間又是非常的漫長……
當年丁崇儒決定收馬玥為關門弟子,一方麵是馬玥本身符合所有的要求,另外也是他自己身體條件允許,再有就是為了彌補沒有收林非為徒的遺憾。
在拜師儀式上,馬玥親手向丁崇儒敬上一杯放了幾顆枸杞的紅茶,據說丁崇儒曾經就是在這樣一種簡單卻又非常莊嚴的儀式上成為了他師父的親傳弟子。
也正是在馬玥拜師的那天,丁崇儒說自己的年紀越來越大,精力也跟不上了,他決定以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行醫方麵,哪怕將來遇到再優秀的人,最多也是讓其成為學生……
林非說完這些後,轉過臉看著身邊的馬玥,女人輕聲說道,“老公為什麼要笑,就是因為他知道了,涵煙已經成為了我師父門下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