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7章 教誨(1 / 2)

水清霜的這句問話,讓戴思綺的思緒飛回到六年前。她和林非在車站外灑淚分別,隨著水如藍一起回到觀海小鎮,在師姐的協助下登上蒼崖山踏入牡丹堂,與闊別二十多年的母親重逢。母女想見的那一刻,令她終生難忘。

短暫團聚的幾天時光,母女二人白天如影隨形,夜晚更是同床而臥,說了很多很多的話。戴思綺將這些年的生活講給水清霜聽,她也如實地把和林非的事情說了出來。

水清霜聽後並未對戴思綺有任何的責怪,她其實已經預料到會有這樣的結果。那幾天,母親同樣也對女兒傾訴了這麼多年一直壓在心裏的話。

林非中彈受傷那一天,雖然兩個人相隔千裏,但戴思綺像是有預感一樣,心神不寧、寢食難安。水清霜看出戴思綺有心事,也不希望女兒飽受相思之苦,便讓她提前下山去找林非。

母女二人在蒼崖山下依依惜別,水清霜取了一碗清泉讓戴思綺飲下,又用碗裏剩下的那一滴水,在女兒的手心上寫了一個“水”字。當時沒做出任何的解釋,她希望戴思綺自己慢慢去悟。

戴思綺一直認為這個“水”字代表著母親水清霜,而今,她對這個“水”字又有了新的感悟……

“我記得!那是一個‘水’字……”戴思綺抽了抽鼻子。

“你說說,我為什麼要用泉水給你寫一個‘水’字呢?”水清霜輕聲問道。

“娘用泉水把字寫在我的手心,雖然很快便消失了,但它卻永遠刻在了我的心上。‘水’是娘的姓氏,代表著娘和我心手相連,不論我走到哪裏,娘都在時刻想著我,而我的心裏也始終要裝著娘……”

戴思綺稍稍停頓了一下,坐直身子,與水清霜對視著,“現在,我還悟出它的令一個含義,就是娘希望我能夠做到心如止水,能夠像您一樣擁有一個平和自然的心態。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六年前我與您相認,因為我的戴姓,是我冷月師父的姓氏。知道內情的如藍師姐和我都對您提過,問您要不要把我的姓氏更改為‘陳’姓。您當時便告訴我們,算了,不去改了,姓名無非是個代號而已,沒必要太過在意。假如將來見到我爹,他也會支持您的……”

水清霜含淚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隨後平靜地說道:“沒錯,心如止水,正可謂,雁渡寒潭,雁過而潭不留影;風吹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物來及現,物去不留。我們要懂得銘記,更要學會遺忘。

用一顆感恩之心銘記親人,愛人,朋友。以淡泊之意將煩惱、憂愁、傷痛遺忘。這正是娘對你的期望之一,如今你悟出來了,說明你也做到了。但是僅僅做到這一點,還是不夠的。”

“嗯……”戴思綺專注地傾聽著,“女兒聽您的教誨。”

水清霜繼續說道:“水,亦剛亦柔,亦靜亦動,或平淡或起伏,或渺小或無垠。時桃花流水而陰柔,又裂岸拍天而狂放。

你讀過書,‘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說的就是水之陰柔。而‘亂石崩雲,驚濤裂岸,卷起千堆雪。’則表現了水之陽剛。不過這兩者又不可分離,更是要相互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