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普陀寺連環殺人案(17)(1 / 2)

二寶被丁遜知這麼一搞,嚇了一跳,傻乎乎的站在原地,心想是不是哪句話說錯了,惹的丁遜知生氣了。

見二寶遲遲站在原地不動,丁遜知著急的晃了晃二寶的肩膀說道:“二寶,你把剛剛說的話再說一遍!”

“我說他有時間抒發情感,就……就沒時間逃命啊。”

二寶剛一說完的,丁遜知就一屁股重新坐了下去。十分沮喪的說:“錯了,全錯了,元芳,我們全錯了。”

躺在床上休息的元芳聽到丁遜知喃喃自語的,也覺得十分習慣,便起身問道:“什麼全錯了?”

“歐陽琪、周道全錯了!我們為什麼把這一點忽略了呢,這案件還遠遠沒有結束。”

元芳似乎感到有點興趣,從床上走了下來,坐到了丁遜知的身邊問:“什麼意思?你說清楚點。”

於是丁遜知拿起了紙筆,一邊寫著一邊說道:“我們重新梳理一下案子,在第一個案子裏禁軍副統領趙無雙死於密室,死的時候所有人都有不在場證明,除了劉建生,但現在已經知道他不是凶手了。在第二個案子裏,死者稱自己知道誰是凶手,但在指認凶手之前卻被殺了,在這個案子裏,凶手利用下雨和腳印,製造了不在場證明,延遲了殺人的時間,在這個案子裏麵所有人都有殺人的可能,然後我們在死者身上,發現了蘊含凶手名字的藏頭詩,我們就確定凶手就是歐陽琪。”

“可是這有什麼不對的嗎?”坐在一旁的元芳越聽越迷糊,不知道丁遜知想要表達什麼。

“但是我們即將逮捕歐陽琪之前,他被周道所殺,而周道殺歐陽琪的理由,就是猜到他是前幾次凶案的凶手,為求自保,把他殺了。你們看我寫的,有沒有發現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元芳看著丁遜知紙上寫的,雖然認的不太全,但是丁遜知隻寫了幾個人名字,元芳還是靠著猜想,猜到了丁遜知想要表達什麼,想了一會說道:“我知道了,是歐陽琪。”

“對,聰明!就是歐陽琪,當所有人都指認歐陽琪是凶手的時候,我們卻拿不出一點證據,隻有那首藏頭詩,而藏頭詩卻把我們引向錯誤的方向,讓我們忽略了案發現場留下來的疑問。在第一個案子裏麵,當所有人都有可能殺趙無雙的時候,歐陽琪卻是唯一一個不可能的,因為他一直都在軍營中巡查,請問他如何殺人?第二個案子裏麵,所有人都有可能殺劉建生的時候,也隻有歐陽琪沒有可能,因為他的腳比劉建生的腳大出許多,根本不可能穿得下劉建生的鞋子,那麼就不可能偽造腳印。”

元芳一聽到丁遜知推翻了他引以為傲的藏頭詩的時候,一下子就不高興了起來,說道:“丁遜知,你是在質疑我的推理咯?認為我解讀的藏頭詩有錯咯?

“不是!你解讀的沒錯,關鍵在於藏頭詩本身,我覺得劉建生留下的死亡訊息,是不是本身就是一個陷阱。“

“這不可能。那首藏頭詩絕對是劉大人的字跡,是他親手所寫的。”

丁遜知搖了搖頭:“問題不在於藏頭詩是不是他親手所寫的,而是什麼時候寫的,這個問題是二寶剛才提醒我的。二寶嘲笑劉建生有時間寫詩,沒時間逃跑。你們想一想,如果有人要殺你,他會不會站在一邊,等你寫完詩才下手呢?之前周道也說了,第一個被殺後,他就猜到了凶手就是歐陽琪,周道如此,劉建生也可能是如此。”

聽到這裏,元芳似乎明白了一點,用手摸著自己下巴,思考了片刻才開口說:“這麼說來,這首藏頭詩並不是看見凶手後傳遞給我們的死亡訊息,而是死者對凶手的一種猜測。“

“沒錯,趙無雙被殺之後,劉建生也覺得自己要被殺,於是約我們到後花園見麵,他懷疑歐陽琪就是凶手,所以匆匆忙忙把他的名字寫成藏頭詩,不料他這個舉動,卻被暗中監視的凶手發現了,真凶就將計就計,趕在劉建生與我們見麵之前,把他殺掉,並成功將殺人的罪名,推倒了歐陽琪的身上。”

本以為連環殺人案已經結束的二寶,被丁遜知和元芳這麼一分析,嚇得不行,吞吞吐吐的說:“可是當年犯案的四個人要麼已死,要麼被捕,那凶手到底是誰呢?難……難道殺人的,真……真……真的是四大天王嗎?”

天王、謎一樣的屍體、殺人動機、不該知道的事情到底是什麼呢。身為二十一世紀刑警的丁遜知決不允許在自己身邊有一個冤死之人,也不允許有任何一個殺人凶手還在逍遙法外。丁遜知越想著這些問題越不能入睡,他在心裏暗自下了決定,一定要查清楚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既然這件事情發生在八年前,知情的人一定是八年前就住在甘慈寺的人,那麼隻剩下慧心師太、趙靈熙、徐阿嬌以及那個住在後山的瘋婆子,因為丁遜知堅信一個人不可能平白無故的殺人,殺人必須要用動機,既然四位大人在普陀寺沒有與任何人結下梁子,那麼一定是在八年前蘇州甘慈寺結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