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宇趕緊轉過臉,張開小手伸向坐在炕邊的媽媽。
王喜蓮又把小天宇抱到懷裏說道:“行了,你趕緊走吧,別讓人家等著你!孩子不願意躺著了,我一會帶著他也該去磨房了。”
“那我走了,有事你去村支部找我。”劉學武戀戀不舍地看著兒子,離開家去了生產隊。
王喜蓮給小天宇穿好衣服讓他一個人坐在炕上玩,自己則把屋子裏收拾了一下。
時間快八點了,王喜蓮把小天宇背到背上,用兩條布帶子固定好,將家門鎖上,向離生產隊不遠的磨房走去。
之前,由於王喜蓮生了孩子,生產隊長便安排她看守磨麵機和飼養場院後麵四個豬圈裏的六頭老母豬,不用到農田裏幹農活。這樣地點比較固定,使得她不必帶著孩子滿處跑,又輕鬆了很多。
王喜蓮幹活麻利,不貪小便宜,手腳也勤快,她將生產隊的磨房和豬圈管理得是井井有條。磨房裏從沒有出現過缺斤短兩的情況,生產隊豬圈裏的六頭老母豬被她喂得膘肥體壯,年年產崽,個個成活。
劉學武對於妻子的表現是看在眼裏,喜在心上。
王喜蓮在磨房和養豬場沒幹多久變得到了全村人的認可。她這一幹就是四年多,直到生產隊解散才結束。
磨房從早上八點準時開門,一直到晚上七點才關門,一年四季都是如此。王喜蓮既要看著磨麵機,還得照看好那六頭老母豬。所以,她隻能在中午特別緊張的時間回家做飯。秀芳、秀雲吃完飯照看弟弟,讓媽媽吃飯。
劉學武吃飯的時間很沒規律,十回有一回能吃上熱乎飯就不錯了,因為他忙完了隊裏,還要到自家的田地裏幹活。
王喜蓮吃完飯,又得背著小天宇返回到磨房裏。
後來,秦滿紅被劉學武接了過來,照看小天宇。自從秦滿紅過來,王喜蓮感覺輕鬆了不少,不至於每天那麼忙碌了,她也有時間到自家的田地裏去看看了。
畢竟王喜蓮的家不是自己的家,秦滿紅偶爾也回到家裏住上幾天。由於劉學武不能總耽誤工時,所以秦滿紅每次回家都由她的大孫子國生接送。王國升結婚不久便和爹媽分了家,因為李舒蘭自打兒媳婦菜玉婷進門,每天就橫挑鼻子豎挑眼的看不上人家,婆媳間鬧得很是不愉快,王國升和他爹一商量,小兩口便搬了出去,分家另過。
王國升怕他媽不喜歡小天宇在身邊鬧,他每次將奶奶接回來基本都是讓她住在自己的家裏,由於他們還沒有孩子,菜玉婷對小天宇是特別的喜歡。
後來,李舒蘭知道婆婆經常住在兒子的家裏,覺得給自己臉上抹黑,怕村裏人說她對老人不孝順。她便跑到兒子家裏大吵大鬧,說兒媳婦從中挑撥她和婆婆的關係。
菜玉婷對於婆婆的無理取鬧,覺得非常委屈,氣得是眼淚直流。王國升對於母親的無端指責和蠻不講理,非常惱火,但她畢竟是自己旳媽,隻能好好勸導自己的妻子,不要和他媽一般見識。
秦滿紅知道李舒蘭是個無理攪三分的人,她出麵訓斥了李舒蘭幾句,安慰了一下孫媳婦,便搬回了自己住的房子,和兒子住到了一起。
本來婆媳關係就不好,再加上有這麼一檔子事,秦滿紅和李舒蘭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張了。
王金裏夾在自己媽和老婆之間,特別的難受。一邊是媽,一邊是媳婦,他是兩邊得罪不起。每天,他是長籲短歎,連工作都沒心思幹,經常受到村長的批評。
秦滿紅知道自己兒子窩囊,不得已,她便以給王喜蓮看孩子為由,長住在了女兒家裏。
自從秦滿紅住到了王喜蓮家裏,王金裏總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媽,他一有時間便帶些好吃的東西來看望秦滿紅。為此,王喜蓮沒少說他,說他沒骨氣,不孝順。王金裏每次都是低頭聽著,不敢反駁二妹的質問。
時間一晃過去了三年,小天宇已經五歲了,可以跟著媽媽去看磨房了,而且在媽媽看磨麵機時,他可以自己去玩了。由於小天宇大了,秦滿紅不用再每天看著他,所以她便讓劉學武把自己送回了家。
李舒蘭的幾個孩子都挺大了,大兒子王國升也有了兒子,二兒子王國強、三兒子王國誌都相繼結了婚,大女兒王燕也出了門子,隻有小兒子王國雷還在念中學。幾個孩子都特別反對母親對奶奶的做法,再加上婆婆確實年紀大了,耳朵有些聾。李舒蘭對秦滿紅的態度有所好轉,不敢再明著和婆婆做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