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美人如玉(1 / 2)

還記得那年夏日家裏梔子花開得繁華,到哪兒都能聞到醉人的甜香,我時常立在花園裏貪婪地嗅著,久久不願離去。

隻因娘親告訴我,這一走,怕是再也回不來了……

孝康十一年夏,承恪皇太後念後宮屢殞妃嬪,下懿旨令京中各王府推薦美人入宮侍駕,且須身家清白、容貌端莊、舉止得宜,各王若有懈怠,論欺君處。

家父季宗澤曾得趙王扶持,如今趙王門下幕僚僅有我季家還有一女未曾出嫁,自然這一個美人,就落在了我的頭上。

彼時我問父親:“明年便是選秀大年,為何突然要薦美人入宮?”

父親無奈地看著我,“天家的事情,我們如何能懂?童兒你即便今年不入宮,來年也要參選,以你的品貌,隻是早一些晚一些罷!”

我搖搖頭,私下呢喃:“若是明年,我一定不叫自己獲選。”

可我也明白,這一次,是篤定逃不過了。

端午既過,五月初六聖旨下,著封國子監司業季宗澤之女季童語為從六品小媛,於五月十六日進宮。

之後的十日,家裏時常往來宮中女官內侍,隻有每晚睡前才能與母親相見片刻,更是直到五月十五日,我才得幸與全家團聚,更見了兩位已出嫁的姐姐。

長姊季進語乃是趙王內弟之妻,對於宮闈之事尚有了解,她挽了我的手殷殷地叮囑:“一入宮門深似海,此次選進四位美人,獨我趙王府所薦封位最高,你一進宮必是眾矢之的。妹妹必須千般小心萬般忍讓,切莫逞一時之快。如今天恩浩蕩,你進宮之後我們總有再見之日,一定照顧好自己。”

我忍了眼淚應諾,心裏卻愈感淒涼,年初宮中連連傳出妃嬪暴斃的消息叫人不寒而栗,此刻姐姐說得簡單,可做起來談何容易。隻怪我季童語命運不濟,注定有此一劫。

而我也明白,這一劫如何化解,全在我身上。

翌日清晨,迎接宮嬪的儀仗逶迤而來,我在內室拜過父母,又在廳堂受家人叩拜,一切禮儀之後,我登上軟轎。

這一走,是絕然的,我竟一滴淚也不曾落下。

儀仗款款往皇城而去,坐於轎內的我異常平靜,細細將對於皇室的了解在心裏過一遍,頗無奈地搖了搖頭。

下旨選美的,是承恪太後岑世璿,先帝在時為正一品皇貴妃,先帝駕崩後,遵遺詔其子皇四子管昱弘在靈前繼位,尊嫡母王皇後為承碩太後,生母為承恪太後,次年改孝康元年,承碩太後亦於孝康元年崩逝。

帝至孝康三年大婚,娶前朝宰相傅靖之女傅嫻雅為後,並經曆孝康三年、六年、九年三次選秀,後宮之中可謂美人如雲。

然而皇後之下,皇貴妃、貴妃兩位尚空缺,三夫人之位上僅有蕤夫人尤玉錦一人,四妃則有敏妃顧卓君、宣妃冷雪,再下九嬪空缺更甚,僅有昭媛、修儀、修媛、修容四人,繼而有僖貴嬪、貞貴嬪兩人在正三品之位做主一宮。其餘宮嬪則分散隨居,數不勝數。

而我僅僅是從六品小媛,貴嬪之下還有嬪、婕妤、婉儀、榮華、寶林五個等級,若以此計算與天子的距離,實在是遙遠的。

昨夜長姊告訴我,另外三位宮嬪分別是魏王府所薦通政司參議之女祝敏悅,著封正七品貴人;齊王府所薦欽天監監判之女黎西琳,燕王府所薦側妃慕容氏堂妹慕容想,兩人同為從七品美人。我與祝貴人、黎美人同在十五歲,而慕容美人僅十四歲。

四個年輕女子在不適當的時候入宮,不知將給那詭秘幽深的後宮帶來怎樣的變幻。

不知過了多久,我的軟轎穩穩停下,隻聽外頭輕輕地一聲喚,“請季小媛下轎入宮。”

我輕輕一歎,扶了轎門起身,我知道,接下去的日子,定再不能由著自己了。

當內侍引著我兜兜轉轉不知走過多少道門,終於在一座殿閣前停下。

負責接迎的內侍將我交到一個三十來歲、形容幹淨的宮女手上便走了,那宮女笑著來扶了我,說道:“奴婢是景華宮典侍秋霜,此處是僖貴嬪的殿閣,小主往後住景華宮東配殿,與您一同進宮的祝貴人在西配殿,祝貴人已經到了,正在與貴嬪娘娘說話。”

“秋霜姑姑。”我含笑喊了她一聲,聖旨下後的十日我跟著宮裏來的人學了很多規矩,這些禮數我還能應付,又道,“那我也該前去拜會娘娘才是。”

秋霜挽著我進宮,笑道:“娘娘請小主先換了衣裳,過會子等貞貴嬪帶兩位新美人過來,您再和兩位娘娘、三位小主一同去永壽宮拜見太後、皇後以及各位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