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程澄澄都胸有成竹,那就打啊。

反正程澄澄傾向於打,有她在,我們可以天不怕地不怕。

不過,黑明珠擔心的是我們現在雖然打的戰爭雖然算大,但是和風雲變幻的局勢相比,也不過是小打小鬧,如果一旦打了過去,無論是打贏打輸,都有可能卷起軒然大波,畢竟我們這裏並不算太合法化,攪起那麼大的戰爭我們不知道能不能承受得住。

程澄澄當然是一點都不怕。

她不怕死。

甚至可以說她是向往於死。

而我們怕死。

我們舍棄不掉的東西還有很多,我們不想丟下的人還有很多很多,程澄澄幾乎沒有。

但我覺得我應該相信程澄澄,既然她胸有成竹,那定是能贏的。

黑明珠擔心真的打起來後,永無寧日了。

我問黑明珠:“真的打起來的話,我們肯定贏,對吧。”

黑明珠說道:“很大的可能性會贏。”

我說道:“隻是說,你擔心後邊會遭遇他們浪潮般的報複。”

黑明珠說道:“他們一定會報複的。”

我說道:“他們報複也打不過我們,怕什麼呢。”

黑明珠搖頭,說道:“仇恨是一直會延續下去的,短時間打不贏,他們將我們列為第一打擊目標,列為敵人,遲早還是會找來,冤家宜解不宜結,我是這麼想。”

我說道:“以前你可是一直想要開打的。”

她說道:“若隻是楊誌剛一派,我不怕,但如果是上升到大規模的戰役,甚至是國與國這一類這一檔的戰爭,已經超乎我們的控製範圍。程澄澄天不怕地不怕,也沒想過後果,她可以找個地方申請庇護,力圖東山再起,我們呢?”

我說道:“我們也不怕啊,隻是說我們怕我們自己死了,然後地盤沒了,我們的親人沒人照顧而已。”

黑明珠說道:“所以說,還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好。如果我們不想一直打下去的話,最好跟他們和解了。”

我說道:“他們願意和解嗎?”

黑明珠說道:“那就要看我們怎麼努力了,我倒是不擔心他們不和解,我們首先擺出和解的姿態,我擔心的是程澄澄不願意和解。”

我說道:“對,程澄澄的確是不願意,她哪會願意跟人低頭。”

黑明珠說道:“我是想,把我們贏來的戰利品和俘虜都送回去給楊誌剛,擺出和解姿態。”

我說道:“這算什麼?我們好不容易打贏了,繳獲了戰利品,卻要送回去?”

她說道:“和解的姿態。”

我說道:“別說程澄澄,我都不樂意啊。”

黑明珠說道:“你難道還想著一直打嗎?”

我說道:“關鍵不是我,也不是我們,而是楊誌剛,楊誌剛總是想打我們,他咽不下這口氣。”

黑明珠說道:“我現在就和你商量著,你們看怎麼打算吧。”

我說道:“你之前是一個堅決的主戰分子啊,到了現在,我們贏了,反而是退縮了?”

她說道:“程澄澄是想捅了馬蜂窩,我當然不喜歡看到這種場景。樹大敵,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我認為的三種對策和幾種可能結果,第一種對策就是積極進攻,打他們的島嶼進攻他們的營盤碼頭,然後他們大傷之後再也徹底無力反抗,畏之如虎,但也有可能,整個印西國會替他們出頭撐腰整個軍事力量反撲過來,我們難以招架。第二種對策就是積極爭取和解求和,放下仇恨,當然也有另外一種可能,楊誌剛表麵假裝和解,暗地裏暗暗積蓄力量繼續跟我們鬥,這是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當然他即使想要和我們鬥,也要好幾年的準備時間,甚至是十年以上,其三,就是不和解,也不進攻,就這麼拖下去,互相耗著,誰更強,誰更占優勢。我們的劣勢是這個地兒太小,發展不起來大規模,隻能往更精更強發展,他們有靠山,如果靠山願意幫助他們,我們很難與之對抗,但我們也有程澄澄這個靠山,但程澄澄這個靠山有點不靠譜,飄忽不定不知所蹤,下一次鬼知道他們何時打來程澄澄會不會及時出手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