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鵝黃,銅錢厚;骨突雲,霞光透。屬戊己,按中央。黃澄澄,大花袍。渾身上下金光照。
楊戩將袍抖開,穿在身上,不長不短;把刀和槍紮在一處,收了黃袍,方欲起身,隻聽的後麵大呼曰:“拿住盜袍的賊!”楊戩回頭,見兩個童兒趕來。楊戩立而問曰:“那童子,那個盜袍?”童子曰:“是你。”楊戩大喝一聲:“吾盜你的袍?把你這孽障!吾修道多年,豈犯賊盜!”二童子曰:“你是誰?”楊戩曰:“吾乃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門下楊戩是也。”二童聽罷,倒身下拜:“弟子不知老師到,有失迎迓。”楊戩曰:“二童子果是何人?”童子曰:“弟子乃五夷山金毛童子是也。”楊戩曰:“你既拜吾為師,你先往西岐去,見薑丞相,你說我往夾龍山去了。”金毛童子曰:“倘薑丞相不納,如何?”楊戩曰:“你將此槍連刀袍都帶去,自然無事。”二童辭了師父,借水遁往西岐來了。正是:
玄門自有神仙訣,腳踏風雲咫尺來。
話說金毛童子至西岐,尋至相府前,對門官曰:“你報丞相,說有二人求見。”門官進來啟丞相:“有二道童求見。”子牙命:“來。”二童入見子牙,倒身下拜,“弟子乃楊戩門徒金毛童子是也。家師中途相遇,為得刀袍,故先著弟子來。師父往夾龍山去了。特來謁叩老爺。”子牙曰:“楊戩又得門人,深為可喜。”留在本府聽用。不題。
且說楊戩駕土遁至夾龍山飛龍洞,徑進洞,見了懼留孫下拜,口稱:“師伯。”懼留孫忙答禮曰:“你來做甚麼?”楊戩道:“師伯可曾不見了捆仙繩?”懼留孫慌忙站起曰:“你怎麼知道?”楊戩曰:“有個土行孫同鄧九公來征伐西岐,用的是捆仙繩,將子牙師叔的門人拿入湯營,被弟子看破;特來奉請師伯。”懼留孫聽得,怒曰:“好畜生!你敢私自下山,盜吾寶貝,害我不淺!楊戩,你且先回西岐,我隨後就來。”楊戩離了高山,回到西岐,至府前,入見子牙。子牙問曰:“可是捆仙繩?”楊戩把收金毛童子事,誤入青鸞鬥闕,見懼留孫的事說了一遍。子牙曰:“可喜你又得了門下!”楊戩曰:“前緣有定,今得刀袍,無非賴師叔之大德,主上之洪福耳。”
且說懼留孫分付童子:“看守洞門,候我去西岐走一遭。”——童子領命。不題。——道人駕縱地金光法來至西岐。左右報與子牙:“懼留孫仙師來至。”子牙迎出府來。二人攜手至殿,行禮坐下。子牙曰:“高徒累勝吾軍,我又不知;後被楊戩看破,隻得請道兄一顧,以完道兄昔日助燃燈道兄之雅。末弟不勝幸甚!”懼留孫曰:“自從我來破十絕陣回去,並未曾檢點此寶;豈知是這畜生盜在這裏作怪!不妨,須得……如此如此,頃刻擒獲。”子牙大喜。次日,子牙獨自乘四不相往成湯轅門前後,觀看鄧九公的大營,若探視之狀。隻見巡營探子報入中軍:“啟元帥:薑丞相乘騎在轅門私探,不知何故。”鄧九公曰:“薑子牙善能攻守,曉暢兵機,不可不防。”旁有土行孫大喜曰:“元帥放心,待我擒來,今日成功。”土行孫暗暗走出轅門,大呼曰:“薑尚!你私探吾營,是自送死期,不要走!”舉手中棍照頭打來。子牙仗手中劍急架來迎。未及三合,子牙撥轉四不相就走。土行孫隨後趕來,祭起捆仙繩,又來拿子牙。——他不知懼留孫駕著金光法隱在空中,隻管接他的。——土行孫意在拿了子牙,早奏功回朝,要與鄧嬋玉成親。——此正是愛欲迷人,真性自昧。隻顧拿人,不知省視前後一路;隻是祭起捆仙繩,不見落下來,也不思忖。隻顧趕子牙,不上一裏,把繩子都用完了;隨手一摸,直至沒有了,方才驚駭。土行孫見勢頭不好,站立不趕。子牙勒轉四不相,大呼曰:“土行孫敢至此再戰三合否?”土行孫大怒,拖棍趕來。才轉過城垣,隻見懼留孫曰:“土行孫那裏去!”土行孫抬頭,見是師父,就往地下一鑽。懼留孫用手一指,“不要走!”隻見那一塊土比鐵還硬,鑽不下去。懼留孫趕上一把,抓住頂瓜皮,用捆仙繩四馬攢蹄捆了,拎著他進西岐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