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糧販子李大軍(1 / 2)

北方的天空,幹冷嚴寒,昏黃的太陽已被陰沉的天空遮住了光彩,正午剛過,天空已飄起了零星的雪花。

李大軍推門走了出來,一股熱氣撲到了門外:“我草,要下雪了”,李大軍晃了晃剛灌下半斤60度玉米小燒而的點暈乎乎的腦袋!!

“我說爺們,這天都開始飄雪花了,我看有點玄哪,要不別著急走了,不行就在我這對付一宿得了”。

跟在後邊走出來的老劉頭抬頭看看黑乎乎的天說。

李大軍快步走到了已裝滿黃豆的五征三輪農用車旁,再一次檢查了一遍大繩是否將麻袋捆牢。

說道:“不行啊,這雪下起來,一時半晌是夠嗆能停啊,估計明天就得大雪封山了,趁早趕緊趟出去,要不然就得在你這過年了”

李大軍抻了幾下大繩說

“來,老劉叔,搭把手大繩有點鬆,下雪路滑還是綁瓷實點,再幫我盤兩扣”。

爺倆又忙活半天,才重新將車加固。

老劉頭抹了抹腦門汗說道:“那就麻溜走吧,下雪天,你這又是重載,道上別著忙開,穩當點,傍黑4--5點到時鎮上就行.............”

“行了,老劉叔,別嘮叨了,這就走”。

說著李大軍扣上帽子,叨上根煙,鑽上了小三輪的駕駛棚子,插上鑰匙,搭著了車。

呼呼呼的發動機聲在這寧靜的永紅村中響起來,引起一陣雞飛狗叫。

老劉頭拉開了小三輪的門,遞過來一方便袋雞蛋和一瓶子白酒。

“這是你嬸子煮的雞子,到時鎮上排號等卸糧時候墊吧墊吧”。“這酒暖身子,別多喝”。

李大軍一呲牙:“多謝叔和嬸子了,下次我再來給你弄點好酒,你這60度太辣嗓子了”。

老劉頭說:“得嘞,走吧”

這時劉嬸抻過脖子說道:“大軍哪,再來記得把你媳婦和閨女帶來啊,好幾年沒見了”。

李大軍順手將雞蛋和白酒揣進了軍大衣兜裏說道:“知道了,嬸子,快屋去吧,這大冷天的”。

老劉頭“咣當”一聲關上了車門,揮了揮手。

李大軍啟動了小三輪,迎著風雪緩緩駛出了永紅村。

永紅村三麵環繞著常青大山,隻有一條沙石路通向40裏外的頭道崗鎮,鎮上有一家方園百裏唯一的糧庫,這正是李大軍此行的目的地。

說起這家糧庫,李大軍曾是那裏的職工,李大軍99年退伍後,分配到了這家糧庫,著實風光過一陣。

可好景不長,國家終止了農村任務糧的繳納,03年後糧食市場開放,允許商品糧流通,糧食企業經過經濟市場的衝擊,徹底退出了曆史舞台,頭道崗糧庫不夠資格成為國儲庫享受不到國家財政補貼,要知道糧庫收儲糧食,國家是賠本兒的,每年的存儲費用就是一大筆資金,存到五年以後成為陳化糧後再全部處理掉,做成飼料或釀酒,如果收購時一元,處理時往往五毛錢都賣不回來,這可能是國家唯一需要資金補貼的企業了。

所以國家出手,毫不留情砍了這個包袱,推入市場,自生自滅,大部人員分流下崗,少部人員留守。

之所以沒有徹底關閉這些中小糧庫,主要作用在於收購保護價糧這一目地,而留守人員以靠出租場地及倉儲設備,代收,代儲方式運營下去。

李大軍就是在05年底成為了分流下崗大軍中的一員。

下崗後,李大軍也曾有過雄心壯誌,想要轟轟烈烈大幹一場,可事與願為,真是幹啥啥賠,投啥啥虧,本來就不厚的家底折騰個精光,慢慢的李大軍也沒了脾氣,天天遊手好閑,得過且過,最近兩年又喜好上了賭博,老婆實在是寒了心,抱著孩子,夾個包,回娘家不跟他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