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盛京的路上,大概一個星期的時間,我們這一路上是走走停停,皇上邊欣賞沿路的風景也邊明察暗訪這裏的百姓,這裏的父母官是不是百姓的衣食父母。是不是盡心盡力的在為皇上做事在為百姓做實事。這一路上並沒有驚動這裏的官員。但是,這裏的官員還是比較盡心盡力,不管是表麵還是在人的背後,這裏的官員還是算是在皇上的眼裏看來還比較滿意。“蛀蟲”這回表麵比較理智的。但是,不知道這皇上離開會不會“蛀蟲”又出來的呢。不管是現代還是在古代,都會有貪官汙吏的出現,這是曆史的演變,不管何時何地這樣的場麵都會出來的。人都有一個貪念的欲望,這也不是人可以控製的思想。
不過,這裏的官員還是比較得民心的。康熙帝也是比較滿意的。古語說的好:得民心者,得天下。
而,在我上大學的那會,去過那叫盛京的地方,現在,叫天津。那裏也保留了古時的風情,像鼓樓,意大利的歐洲風情。現在,在走一遍,已沒有往日那種的閑逛的心情了。隻有的是,在這個爾虞我詐的時代是怎麼樣的保全自個,保全我自個的阿瑪,額娘還有整個的家族。
在我們最後的一天,到了渤海的岸邊,已經有人備好了船隻。這種隻有在電視可以見到的龍船,我可像那放出鳥籠的金絲雀似的,張開雙臂高興的跑到了岸邊,吹著海風,忘記了自己身後還有更大的官。我剛剛想到康熙帝還沒有下馬車。我立刻轉過身去,看見皇上臉上掛著淡淡的笑,看著,我吐了吐舌頭,磨蹭著身子走到李公公的身旁扶了扶身子向著皇上:皇上奴婢一時忘形,請皇上見諒。“起來吧。這時的你,讓我想起了還沒有出嫁前的十格格了。也是那麼的活潑可愛,朕都好久沒有看見十格格了。”
“是,奴才也想見見十格格,那等皇上回宮了咱們把十格格接進宮不就好了麼”
“還是別了,畢竟嫁了人,不比在家了”
“皇阿瑪,船隻準備好,請阿瑪上船吧”十四爺走向前來對著皇上說。
“那咱們走吧,這水路大概還要走上十天半月的。才能到達咱們這次的目的地的”康熙說完了,帶頭往前走,我和李公公隨後跟著,再後來的就是那幾位爺,還有幾位重要的大臣跟著上了皇上的龍船。其他的人上了後幾艘船。
到了皇上的龍船上,我連忙的到船上的小廚房,泡了幾杯茶,和靜焉,靜雅端了出來,分別給再坐的幾位爺和大臣們了。上好了茶,我拿著托盤,站在了皇上的旁邊侍奉著。靜焉和靜雅便退了下去。我站在旁邊看著這幾位爺和皇上的交流。太子是個庸庸碌碌的人,隻是仗著皇上的寵愛,才能做這個太子的位置,四爺,一直就是冷冰冰的,繃著那張千年不變的冰臉。不知道他的心裏在想些什麼,對那個至高無上的位子到底是不是想要的。反看八爺。總是溫文爾雅的樣子,曆史人稱“八賢王”九爺和十爺我對曆史上描述我一直是不太清楚的。十三是個雅士,風流倜儻,文質彬彬的,也是文武雙全的。跟十三爺聊天是最輕鬆的,不用顧忌那些有的沒的。十四呢,隻是知道他是偉大的將軍。在皇上二費太子之後,四爺和八爺包括十三爺在內,皇上都起了疑心,開始重視老十四。康熙帝駕崩的時候,十四並沒有在康熙的床邊,那時之有四爺在,康熙到底把皇位傳給了四還是十四,這是清朝的曆史之謎。想著想,就想到這次南巡之後,太子就會被康熙第一次廢除的。誒,曆史呀,就是這樣的,即使我再熟悉這段曆史,也是不能去改變什麼的。隻能依照曆史的發生去看我來到的這段曆史。
我自個在胡思亂想,眾位爺和皇上聊的還是很開心的。這樣的環境才能看出皇家的感情。是如此的淡薄。其實,大家經曆多了,也就明白多了。
------題外話------
寳更文了,但是,寳總沒有靈感,望看文的親們,多多提提意見的啦,鞠躬了。寳的那個文也更了,大家一起看吧,多多提意見的昂。謝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