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道佛論戰(六)(1 / 2)

ps:求推薦,求收藏。

麵對李璐的詰問,惠範禪師諾諾的不知該如何所答,就連廊上的佛門諸人,聽到李璐拋出來的這些問題也大感頭疼,仔細想來確實沒有什麼好的辯解方式。因為李璐所說的這些,也確實正是佛教在傳播中的一些漏洞,隻不過這些漏洞以前從來沒有被正視,這一次卻被李璐提到了台麵上,一下子就打了佛門個措手不及。

身為後世曆史係學霸的李璐,對於佛教在中原傳播很有研究,站在後世人的角度上,對於傳播過程中的這些漏洞也很清楚。再經過這段時間的閉關苦研道家典籍,將後世曆史學家的觀點稍加變通之後,便成了他駁斥佛教的利器。

原來產生於古代印度的佛教,在傳入中土的時候,由於文化傳統和社會背景的不同,在許多方麵都表現出了與漢家傳統思想文化的巨大差異。為了更好地適應漢家傳統文化,佛教傳入的早期,十分注意對漢家傳統宗教觀念、社會倫理和思辨哲學的依附,並與之相適應。表現在佛經的翻譯上,就是借用儒、道等的概念、術語來表達佛教思想,或者把儒道等思想引入佛經之中。而李璐舉例的《四十二章經》、《安般守意經》、《道行般若經》,正是佛教早期的經典,翻譯者也大多受道、儒思想的左右,譯文過程中出現道家和儒家的思想也就不足為怪了。

李璐心裏清楚這是怎麼一回事,佛門精通典籍的一些高僧也明白其中的淵源,但是身為論戰主角的惠範,對李璐的這些觀點卻是聞所未聞,這時候也就無從辯起了。

觀禮的群臣百官,更是覺得李璐說得十分再理,雖然是在辯駁佛教,但就在用他佛家的經典來做例證,顯然更具有說服力。

從李璐說起《四十二章經》中的道儒思想開始,禦座之上的中宗就輕捋長須,微微頷首,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對李璐的表現十分滿意。而坐在禦座之旁的韋皇後,這時候卻是臉若冰霜,就連身邊的侍女也能感覺到空氣中的那份冷厲。

韋溫、唐休璟、韋巨源、楊均、馬秦客等人,看著惠範大落下風,這時候也麵麵相覷,不知如何是好。倒是在丹墀之下賜座的太平公主,卻顯得異常鎮定,悠閑地品著香茗,嘴角居然還帶著一絲笑意。

看著太平公主的樣子,韋後心裏愈發生氣了,慍怒的眼光掃過瞪著眼、張著口還在發呆的韋溫、楊均、馬秦客等人。這些人在她的目光示意下,紛紛故作鎮靜,回座歸班。韋皇後的目光又掃過相王等人,最後卻定格在宗楚客的身上,目光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冷酷。

直到這個時候宗楚客才感到自己在大朝會上,想出的道佛論戰的這一招,給他帶來了多大的麻煩。原本隻是想著阻止惠範進一步得寵,可是偏偏事情一再出乎他的意料,發展到現在幾乎要引來大亂子。

從韋皇後的眼光中,他意識到皇後陛下對他的無能、昏聵極度的憎惡!可是事情確實已經超出了他的想象,實在沒想到中間會插出個郎岌,也實在沒想到西華法師的弟子居然如此厲害,將惠範辯駁的毫無還口之力。

得趕快扭轉這個局麵,竭盡全力為皇後下一步的舉動作出周密的策劃!宗楚客心裏想到。他一麵歸班,一麵竭力收攝心神,細細琢磨、回味從該死的郎岌突然闖出,到李璐將惠範辯的啞口無言,這其間的點點細節,他要從中找出一點機會,作出相應的對策來。

“宗相,現在該如何是好?”不知道什麼時候,禮部尚書竇希玠居然來到宗楚客的身邊,輕聲問道。

宗楚客回頭瞥了一眼滿頭是汗的竇希玠,內心閃過一絲不悅:如何是好?我要知道如何是好,自己不會挽救了這危急狀況,還會將巴結韋後的機會讓給你嗎?

宗楚客剛這樣想著,瞥了竇希玠一眼,忽然又有一個計策湧上心頭。

“竇尚書,今朝你的麻煩大了!“宗楚客瞄了一眼丹墀之上的韋後,衝著竇希玠說道。

“相爺就別再嚇我了,現在要想著如何補救,有什麼法子,趕緊告訴下官吧!“順著宗楚客的目光,竇希玠看了一眼禦座之旁麵如冰霜的韋後,內心也是一緊。

“你是這次佛道論戰的主事之人,這論戰的方向,你要把握好啊。”宗楚客看似無意地說了這麼一句,說完之後便轉過了頭去,再不理會心急如焚的竇希玠。

聽得宗楚客此言,竇希玠心裏也是一動,轉頭看了看正在侃侃而談的李璐,這時候正在大說特說《道行般若經》之事,而他對麵的惠範和尚,雖然還是端坐在蒲團之上,依舊保持著得道高僧的風度,但是額頭之上,已經隱約見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