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5章 實現團隊間的智力共享(1 / 1)

團隊強調的是協同工作,較少有命令和指示,所以團隊的工作氣氛很重要,它直接影響團隊的工作效率。團隊成員間的密切團結和高效溝通,不僅可以減少成員間矛盾和衝突,促進成員間相互了解、相互幫助和相互交流,使各成員的矢量和最大化,實現團隊的整體目標,還可以實現團隊成員間智力資源共享、促進知識創新。

英特爾這個1968年成立的小公司,在30年內就名揚天下,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團結互助、高效溝通的團隊協作精神。

當初由格羅夫、摩爾、諾伊斯三個年輕人共同創辦的英特爾公司一直保持了團隊協作的精神,並以此作為公司成功之圭臬。可以說,英特爾是矽穀百十家半導體廠家中最早、最持久開展團隊建設的公司,這也使得它能在潮起潮落的全球計算機市場中始終能堅如磐石。

英特爾的工程師隊伍中華裔占有相當大的比例。為留住這些人才,並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創造力與熱情,英特爾幾次借用當地或其他城市的中國餐館舉辦華裔工程師懇談會,並從1984年2月開始,年年舉辦“與中國人同度春節”的“英特爾公司中國新年慶祝酒會”,公司總裁格羅夫等公司高級領導層屆時也親自參與,另有100餘名非華裔員工自費參與,氣氛異常融洽。同時,英特爾成立“多重文化整合會”,對象從華人擴大至日本人、猶太人等,定期舉辦各種活動,促進公司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英特爾的“會議哲學”與它的“文化哲學”一樣獨特。英特爾將會議分為“激蕩型會議”與“程序型會議”兩種,前者的主要目的是集思廣益,憑借大家的腦力激蕩得出最佳方案。英特爾有一句名言:“決策總在討論之後。”與會者不分等級職務,暢所欲言,包括尖銳的詰難與疑慮,都會得到領導者的高度重視。後來,這種“激蕩型會議”形成的開放性風氣被英特爾推廣到企業內部管理上,這就是英特爾的“建設性對立”管理,鼓勵員工與領導、員工與員工、領導與領導之間做到一方直言不諱,一方廣納眾議,防止“一言堂”出現,充分發揮團隊的協作精神。

英特爾的團隊建設以輕鬆、開放著稱,但在講究紀律的嚴明性方麵毫不含糊。拿上班簽到來說,遲到超過5分鍾的人,則要簽“遲到簿”,並張榜公布。一次,總裁格羅夫因急事耽擱遲到,同樣自覺地在“遲到簿”上留下大名,他還在旁邊風趣地加了批注:“看來這個世界上沒有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