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把握第一次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要想和一個人從完全陌生到建立起值得信賴的良好關係,並非容易的事,但凡事總得有個第一次,“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你要邁好第一步。
對方能接受與你交談一次,或者接受你的邀請或約會,那以後的交往一般是沒問題的了。如推銷員推銷商品隻要能讓對方試用一次,就會提高再次購買的可能性。推銷時可以客氣地對顧客說:你可以先試用一段時間,不滿意的話可以退貨。一旦購買下的商品,很少有退貨的情況。一旦爭取到和對方交往的機會,就是為你們以後的相交鋪了一條便捷之路。
社會是人際關係的聯絡網,主要靠溝通來維持。熟人之間要靠溝通保持良好的關係,在陌生的環境麵前,學會和陌生人溝通,便能使生人變熟人,路人變朋友,當第一次碰到陌生人與其交往時,學會“沒話找話說”,就能打破冷場,創造良好的談話氛圍。不過,你找的話必須得體,能吸引對方。
求助於“第三者”:初次和人談話,你可以談談在你的熟人圈中和對方也熟悉之人的情況,如:“聽說你是××的同學。”“我和小李是老交情了。”“××以前和你是鄰居嗎?”幾句話就引出了話題。特別是在你的朋友也與對方關係不錯時,你們的距離會一下縮短許多。
找“寒暄”幫忙:寒暄可以調節你和陌生人見麵時的氣氛,是你們接近、聯係的紐帶,“今天天氣真不錯”,“你今天氣色真好”等等,對方會很快與你交談下去,不過你得看不同的環境和對象采用不同的方式。
找共同關心的話題:一般人都會對社會上的熱點、焦點問題感興趣,與陌生人相談,可盡量找一些大家共同關心的話題引發正題。如當前政府機構改革,企業產權製度革新,互聯網或最新體育賽事,國際形勢,社會新聞等等。
睹物生情:與人交往總是在一定場合,有一定的環境,如果實在“無話可說”時,最好趕忙“觸景生情”,看到別人的著裝談起服裝,見到某樣餐點談小吃文化,路過某商店談該商店服務質量、商品價格等等,這樣不斷轉換話題,便能夠保證你們的談話滔滔不絕。
不過,沒話找話說雖然能幫助你打破僵局,但也不要無所顧忌地瞎找話題,下述舉例,在初次交往時就應注意:
勿論人非。許多人在與人初次見麵時由於一時找不到話題可能會提及雙方都認識的第三人,這不失為縮短兩人距離的好方法,但千萬不要揭他人之短,否則對方會由此推及,以後你在背後揭他的短而對你有所戒備。
不要自賣自誇。你的為人處事,言談舉止,自有別人來評價,你不必“毛遂自薦”地把自己的優點成績“抖落”給初次交往的對方看,會讓人覺得你這個人華而不實,誇誇其談,從而給對方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
不要人雲亦雲。對方說什麼,你不要因為想討好對方而隨便附和,否則對方會覺得你這個人缺乏主見,缺乏判斷力而對你失去信任。
巧妙地回答問題。初次交往時,對方可能會提出一些你根本不知道或沒有料到的問題,這時你大可不必緊張,也不必立刻脫口而出,你可以一笑以避之,也可以采取間接的方式繞開它。
不隱瞞地說出自己的感受。比如你在一個陌生場合說:我這個人比較害羞,這種場合更是。當你把這一真切的感受說給一個陌生人聽時,說不定對方不但不會介意,反而會產生共鳴,很快對你吐露心聲。所以,即使在陌生場合也不必拘束,坦率地說出你的感受,總比一言不發地顯得拘謹冷漠要好得多。而且由於你的坦城,說不定還能找到你的“知音”。
適當地發問。談話過程中常常會因暫時談完一個話題而停頓,這時可適當地向對方提些問題:“你喜歡羅蘭的散文嗎?”“你現在工作忙不忙?”等,這些關切地詢問一般會得到對方熱情的回答。
掌握好結束談話的時機。結束談話的最佳時機是雙方正談得興高采烈之時,而且最好是自己講完話時,這樣會使對方對你產生再次見麵交談的欲望,吊起人家的“胃口”,不過要注意最好談話已告一段落,否則斷然停止,對對方不太禮貌。
有句名諺說得好:“世界上沒有陌生的人,隻有尚未認識的朋友。”因此,與陌生人交往要有信心,爭取到並把握好與陌生人交往的機會。一旦第一次交往較為成功的話,以後可以尋找機會多進行接觸,這樣你們的關係就能進一步發展。
2試探試探看
“知人知麵不知心”,在人際交往中,人們往往會根據一個人外在的表現去判斷一個人,從他的言談舉止、他的音容笑貌來獲得主觀上的判定。但是一般人的心理活動就很難探測到了,因為你的兩隻眼睛不帶“X”射線,不能透視人們的內心活動,但我們可以從對方外在的表現如神態情緒、動作等推測出其內心的變化來,因此交往中用心學會仔細觀察、推斷,有意識地“試探”對方的心理活動,可以使你在交際中把握主動。
如果公司的上司、前輩請你去喝酒,你可能會樂不可支,“不吃白不吃”,“反正也是公司的錢”,“反正他們的腰包比我鼓”,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你應該仔細地考慮、分析上司前輩們為什麼要取悅屬下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