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在戰爭中,突然襲擊敵人的指揮機關,捕殺敵方指揮人員,可以使敵人立即陷入群龍無首、不擊自潰的困境,這是克敵製勝的絕招。
同樣,要想辦成事或盡快辦成事,就要針對關鍵人下工夫,突破關鍵人物這道關卡,謀求關鍵人物的讚同和協助,問題往往就迎刃而解,勢如破竹了。
說到“關鍵人物”,人們往往首先會想到這是指主管人員或上級領導。是的,主管或領導的意圖對解決問題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俗話說:“上麵動動嘴,下麵跑斷腿”,形象地道出這種影響的威力。與其唇幹舌燥地和具體辦事人員交涉,再心急火燎地等待具體辦事人員向上級主管請示彙報,“研究研究”,不如想方設法徑直向有關上級主管申請洽商。這樣或許爭取到當場拍板解決問題的可能性,至少也可以減少輾轉獲悉上級主管審批意圖的時間。
但是,關鍵人物不一定就是台麵上看得見的人物。正如光緒當皇帝,慈禧掌印璽,幕後人物往往才是真正的“權威人士”。所謂“全公司聽廠長的,廠長聽老婆的”,就是最通俗的注解。
因此,想要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穩操勝券,除了著眼於主管、領導一類正式組織身份的負責人外,還應該爭取足以影響主管領導的非正式的“權威人物”的同情、支持和幫助。通過當事人或上級主管人的親友故舊,來說服當事人,成功的可能性大得多。
有時候,即使是上級主管和具體辦事人員同意解決的問題,也會由於下屬某一個環節作梗而擱置下來。負責這一環節的人不論職位大小,也就變成了解決問題所必須解決的“關鍵人物”。
這時候你切不可因他無權無職,就以為可以隨便應付,否則你的好事就可能壞在他的手中。因此,切不可掉以輕心地對待你身邊老態龍鍾的老太太,玩彈珠打水槍的“小皇帝”,或風韻猶存的半老徐娘……這些人不顯山,不露水,但他們都有可能是你走向求人成功的墊腳石,一定要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抓住每一個可能發揮作用的人物。
盯死主要目標,全力以赴,固然很重要;但是對於目標周圍的那些“邊緣人物”,也要多多花費心思,有時甚至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他們可以順利地把你送到求人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