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 堅強不屈易行人生路(2 / 3)

工作中,撒切爾夫人難免會遇到一係列棘手的困難,但每逢這時,她毫無退縮之意,以頑強的毅力麵對一切困難,而且她的“鐵娘子”的性格更充分地表現出來。在她連任首相後不久,愛爾蘭共和軍在保守黨開會的旅館放了炸彈,想炸死撒切爾夫人。炸彈爆炸時,撒切爾夫人離爆炸地點僅幾步之遙,整座5層樓房被炸毀。事後有記者問她,是否會因這件事而改變自己的看法。撒切爾夫人堅定地回答:“不!”一位記者曾經問撒切爾夫人,在當了6年的首相之後,她的“鐵娘子”形象是否已經發生了改變,撒切爾夫人聽後斷然回答說:“不,不,不……如果你希望哪個人軟弱的話,請不要打我的主意。”用中國人的一句古語“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來形容撒切爾夫人,非常貼切。

撒切爾夫人對前蘇聯毫不妥協讓步的強硬態度,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推移而有絲毫的變化。在處理各種問題以及實施各種內外政策時,始終堅持強硬的觀點和立場,不留餘地。這成為她的工作作風,也是她不能改變的性格。她任首相後,把許多政策、措施,用“法律管製下的自由”加以概括。而更多的時候是管製多於自由。在西方人的眼中,撒切爾夫人是一位堅強、毫不妥協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好走極端”的政治家。由於她的性格,有人說她“不怕孤立”,甚至“喜歡孤立”。這就是堅韌的撒切爾夫人。

撒切爾夫人在任期間,也經常改組內閣,調換一些大臣、部長等。在撒切爾夫人的政府內,假如有人對她的極端作風表示不滿,或對她處理的問題持有不同意見時,就會發生人事變動。那些被調換的內閣大臣並不是從根本上反對首相的政策或方針,而隻是在處理問題的方法上存在異議。無論內政,還是外交,撒切爾夫人實行的辦事原則是非常鮮明的,非此即彼,決不存在一條“中間道路”。這就是“鐵娘子”的性格與工作作風。

撒切爾夫人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1987年,撒切爾夫人再次將1988年的大選提前。如果說,上一次連任是馬島戰爭幫了撒切爾夫人大忙的話,那麼這次大選則是英國經濟的轉機幫了她的忙。通貨膨脹、高失業率、生產滑坡等許多大問題,到了撒切爾夫人執掌首相大任第10個年頭時,局麵仍然沒有多大的改變。雖然撒切爾夫人個性堅韌毫不服輸,但對於英國目前的局麵她也隻能硬撐著往前走。

在撒切爾夫人首相生涯進入到第11個半年頭的時候,人們對這位“鐵娘子”的看法發生了變化。起初,人們寄厚望於她,希望她能把英國經濟搞上去,重新振興大英帝國。十幾年過去了,英國經濟的總體狀況並沒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她想4次連任的可能就生死未卜了。尤其是保守黨內竟有人向她發難,這是她能否連任的最大困難。

1990年首相競選,撒切爾夫人正在法國進行訪問,得到自己因僅差4票沒能獲勝的消息。整個訪問期間,撒切爾夫人表現出了一位職業政治家的高度的自我克製力和不露聲色的風度。她對身邊的工作人員和同僚說,她要繼續參加下一輪競眩撒切爾夫人堅韌性格使人相信,不到最後一刻她是不會放棄的。回國之後,撒切爾夫人為挽回敗局,作了種種努力,她競選班底的人四處為她活動,希望做最後的一搏。麵對撒切爾夫人的態度,她的同僚、閣員們從不同的利益出發,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卻沒有幾個人公開表態支持她繼續參加競眩撒切爾夫人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失望和孤立。陸續傳來的各種信息都讓她失望,使她的心情更加沉重。已經在首相寶座上坐了11年半的撒切爾夫人,此時已經意識到自己的政治生涯就要畫上句號了。1990年11月22日,撒切爾夫人宣布不參加第二輪競眩

撒切爾夫人在英國下院首相辦公室接見她的閣僚。在和自己多年共事的閣僚會晤中,個性堅強的撒切爾夫人以超人的克製力控製著自己的情緒,不讓自己在眾人麵前流淚。因為在這次會晤之前,她接受了勸告,決定辭職,認可了結束自己政治生涯的現實。在場的許多人感到巨大的失落,有些人實在忍不住而淚流滿麵。尤其是在她的閣僚當中,有些人是撒切爾夫人任首相的受益者,可是到了最後,他們卻為撒切爾夫人的下台推波助瀾,但撤切爾夫人對這些沒有絲毫的指責之意。

撒切爾夫人從內心不願意離開終生向往、喜愛的政治舞台,自幼對政治格外感興趣的撒切爾夫人,一步步實現了自己的理想,達到了英國人政治生涯的最高點(首相之上是女王,而女王是世襲的),真讓她離開自己鍾愛的首相府,她的心情沉重,情緒低落,是可以理解的。然而,“鐵娘子”畢竟是“鐵娘子”,她不僅要辭去首相職務,而且要親自起草演講稿。假如沒有鋼鐵般的堅強意誌,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

撒切爾夫人不願麵對,但又不得不麵對的這一天到了,這是連任三屆的首相撒切爾夫人最後一次召開內閣會議,不免有些悲壯的色彩。一種從未有過的沉悶與壓抑氣氛,使會議室裏缺少了昔日的熱鬧與嘈雜,她的大臣們一聲不響地跟在她的身後。撒切爾夫人最後一次向她的臣僚們講話,而且是辭職聲明。撒切爾夫人實在抑製不住內心的痛苦,聲音顫抖,熱淚盈眶。這時,大法官詹姆斯·麥基輕輕的摟住撒切爾夫人的臂膀,低聲對她說:“讓我來讀,首相。”“不!”撒切爾夫人堅決地回答。撒切爾夫人又一次以堅忍的毅力,控製住自己的感情,以別人意想不到的平常語調,繼續朗讀她的辭職演說。此時,她的幾位同僚早已禁不住熱淚縱橫了。最後,她表情漠然地注視著前方說:“好了,就講到這裏,我們做其他事吧!”

政壇風雲,變幻莫測,古往今來無不如此,作為一個大政治家失敗後以什麼心態來對待受挫,各有千秋。撒切爾夫人是不奮鬥到最後誓不罷休的,這是她的性格,尤其是她宣稱要做最後一搏之後,又果斷宣布退出競選,一時引起眾人大加猜測。有人認為,在第一輪投票結果出來後,已經意味著撤切爾夫人的命運有結局了,因此知難而退,實屬迫不得已。但就撒切爾夫人“鐵”一樣的性格和由來已久的工作作風而言,知難而退的做法顯然有諸多相背。也有人認為,撒切爾夫人這樣做是為了保全自己的麵子和形象,人們會對她產生許多惋惜之情。其實,政治家在許多情況下可以左右局麵,但也有些時候身不由己,不礙已而為之。撒切爾夫人是當代英國政治史上傑出的首相和政治家,她選擇辭職絕不是一時衝動。在時局對她已經不利的情況下,她退出競爭是明智的選擇。

我們所需要理解和體會的是,撒切爾夫人作為政治家的心胸和風度。麵對失敗的結局,她不可能沒有沮喪、悲傷,尤其是作為對政治情有獨鍾的職業政治家,撒切爾夫人在得失麵前表現了高度的自製力,並能夠不計前嫌,保持自己在公眾麵前的形象。人們對撒切爾夫人辭職演講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最長時間吸引議院聽眾的一次演講。麵對無法挽回的結局,撒切爾夫人仍然以她那動人的聲音,抓住聽眾的心。也許撒切爾夫人無意製造最後的轟動,但她在十分痛苦的時刻所表現出的克製力、自製力。的確讓人們真正地領略到了一個個性堅韌的女首相的風采。

撒切爾夫人在丈夫和兒子的幫助下,簡單地收拾一下辦公室,交出了鑰匙,同前來送行的同僚和工作人員一一握手告別。“鐵娘子”懷著十分複雜的心情離開了她工作了11年之久的首相府。

堅韌的個性使撒切爾夫人在政壇上縱橫捭闔,遊刃有餘。或許是“鐵”的政策讓她失去了優勢,但在辭去首相的最後一刻也沒放棄努力,曆史有時會是無情的,撒切爾夫人的得與失就是最好的明證。

堅忍不拔的土光敏夫打造東芝王國

東芝之王土光敏夫之所以能成功,完全取決於他那堅韌性格,他能在困境中堅忍不拔,意誌頑強,驅使他一次次地克服困難,腳踏實地,決不自滿,不達目的,也絕不罷休。正是這種力量,使他60年如一日,始終在不斷進取,最終取得成功。

東芝之王土光敏夫之所以能成功,完全取決於他那堅韌性格,無論從小到大,他的性格都對他一生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說,他是以擁有堅忍的性格而成功的。

小時候,土光敏夫在大野村小學的成績出類拔萃,尤其數學考試每次都是全班第一。老師見他出眾,便建議他考岡山縣中學,因為當地最有名氣的就是這所學校,不但教學設施先進,而且教學質量高,因而每年報考的學生多達千人,而它實際招生量僅100多人,競爭十分激烈。

然而,盡管土光敏夫聰慧過人,刻苦努力也不亞於別人,但他在考了三次之後卻仍未進入岡山中學。主要原因,是他平時不得不占用大量的時間去幫助父母做農活,農忙時甚至要被迫休學幾天。不過,麵對連續三次的失敗,土光敏夫沒有氣餒,他頂著別人的嘲笑和生活的壓力,繼續用功學習,終於在第四個年頭上考上了中學,但這所中學不是岡山中學,而是一所名叫關西中學的私立中學,但它提出的“超過岡山中學”的口號卻正符合土光敏夫的決心。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說,要用四年的時間來考試確實不容易,也許從小的挫折培養了他那堅韌的個性。

土光敏夫剛人關西中學,便被選為班長。他有容忍之心,做事又身先士卒,不怕吃苦,又認真負責,很快便贏得了同學們的信任。他一當班長就是5年。土光敏夫不僅學習優良,而且體育也相當好,是學校裏是柔道劍的高手,不但如此,在中學畢業的典禮會上,土光敏夫還獲得了讓所有學生及其家長羨慕不已的岡山縣知事獎。

土光敏夫靠的是一種意誌和抱負。

在土光敏夫上關西中學的時候,這個學校的一項長途拉練活動就初步考驗了土光敏夫的這一品質。

這個活動是這樣安排的:學生們先乘火車經城崎、鳥取至出雲大社。回來時,從米子市出發,經出雲街道到達津山市,步行100千米。土光敏夫曾回憶說:

“我們背著小鋪蓋,帶著幹糧和水,從出雲街出發,須步行3天,其中得住宿兩夜。由於我從小做過農活,加之平昔喜歡柔劍道,對這100千米的步行,我是相當樂觀輕鬆的。然而,我們那時畢竟才十三四歲,這樣的跋涉是存在著困難的。曾有許多次,我都想停下來斜躺在地上。但是,耳邊總有一個聲音在提醒我:躺下去便是懦夫,你的祖先是武士,武士之道不能棄之如敝屣。

於是,我咬牙掙紮著繼續前行。走了兩天,我的腳打起了血泡。在宿營地,我硬是咬著牙用針刺破了血泡,漠然地注視著那血泡之中的髒物縱橫交流。第三天,又忍痛前行。漸漸地,我感覺自己已經適應了這種艱苦的跋涉,身上背的東西也似乎輕了許多。

但是,集體長途旅行,並非人人都可以從容應付。一些體弱的同學支持不住,累倒了,我這個渾身有力的人就背他們走一段路程。當然,也有一些體力強壯的同學,由於意誌薄弱,精神垮了,就猶猶豫豫地逡巡不前。我這個當班長的,就隻好運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鼓勵他們咬牙堅持一段。

我之所以在以後的工作崗位上,做事能夠不半途而廢,關西中學的長途步行給我的啟示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