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變成一個善於說話的智者,用最巧妙的語言,把話說到對方的心裏,為自己順利辦事鑿開一條通道。學會讚美和傾聽,滿足對方說話的欲望,給對方一種主人感,然後再抓住時機,設計布置出幾條可行的策略。一個善於說話、長於辭令的人,能引起別人的興趣和注意。像這樣的人,都可能成為偉大事業中的成功者。
人們總是對自己所愛的、尊敬的朋友,發自內心地關懷他們,期盼他們能幸福安樂。如果不能秉持這種心情,你實際上也就無法取悅對方。人際關係的原則,便是這種思念對方的心情。有了這種心情時,至於該如何遣詞用字,自然也就能一目了然了。取悅人的心理,誰都會有,然而,在人與人交往的實際場合,真正掌握取悅他人的方法者,並不多見。
事實上,你可以通過掌握一些簡單、自然、平常和易學的技巧,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隻要你堅持不懈地去實踐,你就可以成為一個受人喜愛的人。
1.要做一個平易近人的人,和別人打交道要輕鬆自如
也就是說,在別人和你打交道的時候,不要讓人有一種緊張感。據說,有的人“你很難同他打交道”,他很難接近。這往往是一個在交往中難以克服的障礙。一個平易近人的人很好相處,而且言談舉止都很自然。他會營造一種舒適、愉快、友好的氛圍。和他在一起,不會像戴著一頂破舊的氈帽、趿拉著一雙破爛的鞋子、穿著一件寬大破舊的袍子一樣,尷尬難堪。一個表情僵硬、冷漠、毫無反應的人,是難以融入一個集體之中的,而他往往是一個桀驁不馴、不合群的怪物。你確實不知道該如何和他打交道,你也難以揣摩他的內心世界,不知道他會對你的言行作出怎樣的反應。喜歡上一個這樣怪僻的人,確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2.善解人意,體貼別人
一個體貼別人的人,總是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不讓別人緊張、拘束,更不會讓別人尷尬難堪。據說,莎士比亞就具有善解人意的神奇能力。在和人交往的過程中,他就像一條“變色龍”,能根據交往對象的不同特點,隨著時間、地點的變化,進行應變。文學批評家威廉哈茲裏特指出:“莎士比亞完全不具有自我,他除了不是莎士比亞之外,可以是其他任何人,或是任何別人希望他成為的人。他不僅具備每一種才能以及每一種感覺的幼芽,而且他能借著每一次的命運改換,或每一次的情感衝突,或每一次的思想轉變,本能地預料到它們會向何方生長,而他就能隨著這些幼芽延伸到所有可以想象得出的枝節。”
3.待人接物落落大方、不卑不亢
一般來說,具備這種素質的人必須具備寬闊的胸襟。因為,那些特別注重別人對自己的態度的人,那些害怕別人嫉妒自己的地位和職務的人,那些在生活中處於優勢地位的人,是很少對別人態度冷淡的,而且一般也不輕易對別人生氣。
美國前郵政部長詹姆士·法利是謙虛謹慎、不狂妄自大的人之中的一個傑出代表。
一個有趣的事例表明,法利先生是一個知道如何讓人喜歡自己的專家。那是發生在費拉德菲爾城舉辦的一次“讀書和讀者”會上的事。當法利先生和其他演講者到賓館去吃午飯的時候,他們在走廊遇到了推著餐車的女服務員,餐車上裝載著桌布、毛巾和其他用具。他們繞過餐車走了進去,這位服務員絲毫沒有注意到他們。這時,法利先生向她走了過去,並且伸出手說:“嘿,你好,我是詹姆士·法利。能告訴我你的名字嗎?很高興認識你。”
當這群人走過大廳的時候,一些人回過頭看了看那位女孩,她嘴巴張得大大的,顯得十分驚訝,但是,她的臉上立即綻開了甜美的微笑。這是一個在現實生活中取得成功的人士,在社交場合中平易近人,善於營造舒適、自然、輕鬆的氣氛,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的絕妙的例子。
4.要忠誠、正直和具有愛心
某個大學的心理學係對那些受人喜愛的和不受人喜愛的人的性格做了分析。他們對100個個性特征做了科學分析,他們指出:一個人要想贏得別人的喜愛就必須具備46個引起人們好感的個性特征。也就是說,你要想為大眾所接受,就必須具備許多的優秀品格。意識到這一點,或許會讓你感到多少有些失望。
要想讓別人喜歡你,你必須具備基本的品格。這就是要忠誠、正直和具有愛心。或許,隻要你具備了這一基本品格,其他的各種品質也就自然而然地具備了。
5.能夠仔細分辨別人的意圖、動機、心情、感受和思想
也就是說,一個社交能力強的人,必定是會盤算的人,他們會考慮到自己行為的後果,會盤算別人的可能行為,會計算自己的利益和損失,而所有這些盤算,都是在相關因素可能變動的情況下作出的。因此,隻有認知能力較強、善於察言觀色的人,才能在複雜多變的情況下,作出這些盤算來。這種人際交往智慧每個人都具有,關鍵是怎樣使之不斷增強,怎樣把它們在生活中發揮出來。
6.不斷克服自身的弱點
如果你不是和別人打交道很輕鬆自如的人,建議你對自己的性格做一些研究,考慮任何消除你在交往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自覺的、不自覺地緊張情緒。一定要注意,不要把別人不喜歡你的原因歸結到別人身上。相反,你應該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且要下決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非常誠實,敢於解剖自己,甚至還需要一些性格方麵的專家的幫助。那些在你的性格方麵的所謂“不利因素”或者說“弱點”,可能是你多年的生活習慣養成的,也可能是由你年輕時候的生活態度發展而來。或許,你還一直把它們作為“自衛”的武器來使用,殊不知,它們卻在無意之中傷害了別人。不管這些性格的“弱點”是如何產生的,隻要你對它們進行科學的分析,意識到了進行性格優化的重要性,通過一套對性格進行轉變的訓練,你是完全可以克服這些弱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