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英才周瑜01(1 / 2)

第一章 初遇伯符

東漢末年,由於長年的宦官和外戚專政,使人民的生活處在水深火熱之中。在民間有一個叫張角的道人和他的兩個弟弟創立了太平道,他們是廣收門徒和弟子,到處為人民治病,廣泛宣傳《太平經》中關於反對剝削、斂財,主張平等互愛的學說、觀點,深得窮苦大眾的擁護。張角又派出弟子八人,到四麵八方去宣傳教義。發展徒眾,“以善道教化天下”。

十年間教徒已經發展到數十萬,遍布全國。主要是基層的百姓,張角兄弟們看到時機已經成熟,就在一八四年發動了大起義,張角還提出“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全國人民熱烈響應,這也就揭開了大亂世的序幕。

廬江舒縣周府,一個少年正在彈古琴,聲音悠揚,唯美。一點也不像出自於少年之手,好似一位音樂大師所彈。他的旁邊有兩位中年人,其中一個滿意的笑了笑,對另一個中年人道:“周大人,公瑾天分極高,在短短的五年裏已經掌握了聲樂的要領,以後在著方麵是前途不可限量啊。”

說話的這個中年人叫李景,是漢代有名的樂師,他很少誇獎自己的學生,公瑾是他教過的學生中最滿意的,對待音樂更是天分加勤奮,李景更是把他畢生的技藝傾囊傳授給公瑾。另一個中年乃是周瑜公瑾的父親周異,周家在漢代也是名門,周瑜的祖父周景和叔父周忠都是太尉。周瑜今年12歲,長的是一表人才,麵如白玉,眼睛甚是明亮,穿了一身白衣,要間帶著一個翠綠的玉配,和衣服成的鮮明的對比,但是又是那些的協調。周異聽到李景誇自己的兒子,得意的笑了笑。對李景道:“李兄太嚴重了,還不是你的栽培才有小兒的今天。”

然後對下人說“來人準備酒菜,今晚我要宴請李兄。”

說完下人去準備了。

晚上周異宴請李景,酒過三巡,李景對周異道:“周大人,如今公瑾以學有所成,隱有一派大師風範,老朽不才已經沒有東西可以教公瑾了,老朽還是告辭了吧!”

周異道:“李兄何出此言,這些年你和我家人如同一家,如今你離去,我怎忍心。”

李景說“老朽向來閑散慣了,要不是與公瑾有緣,老朽不會在府上討饒五年。”

李景乃是當代聲樂大師,一生喜歡遊曆,來尋找聲樂的靈感,教授學生一向不超過一個月,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他來到廬江,被當地的周異請到府中,教授兒子周瑜聲樂,李景第一次見到周瑜就非常的喜歡他,經過一個月的相處,是越來越喜歡這個六歲的小孩子,就破例多留在了周家,沒想到一留就是五年,這五年裏他把他畢生的心血都教給了周瑜。周瑜一聽說老師要走,心情很沮喪來到李景麵前說“老師,你不教學生了嗎!是公瑾若您生氣了嗎!”

李景笑了笑撫mo著周瑜的頭說“公瑾啊!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以後你會麵對很多離別,你要學會麵對這些。你的天分極高,以後的成就必定要超過為師,為師不在你要自己鑽研聲樂。”

周瑜聽完點點頭。

第二天,李景走了,周瑜還是戀戀不舍。在這之後周瑜白天彈琴,練劍,到了晚上就看兵書,周家人知道在此亂世,武比文還要重要,所以叫周瑜是文武全學,這樣過去了半年,周瑜可能也累了,就吩咐書童備馬要出去打獵,活動活動筋骨。

周瑜帶著一個書童,帶上了弓箭,和隨身的寶劍去森林深處了,這一趟他們收獲頗豐,打了好幾隻兔子和山雞,把隨身的弓箭都用完了,二人十分高興,準備回家,就在這時樹林裏忽然出現一隻老虎,書童看到老虎大叫一聲,然後結結吧吧的對周瑜道:“公……公子,老虎。”

周瑜道:“慌什麼。”

然後拿出自己的寶劍,對向老虎,麵對一個強大於自己數倍的敵人周瑜顯的沉著冷靜,沒有被他的強大而嚇倒,老虎向他慢慢的逼近,就在這時,一隻箭射向老虎,老虎向前一撲正好射到了虎腿上,老虎殘叫一聲,回頭一看又是一個青年,此青年長的甚為高大,但是不失英氣,皮膚潔白,手中拿著一把紅纓槍,果真是一表人才。

青年對老虎說“畜生休要傷人。”

老虎看到傷它的人,甚是惱火,也不管周瑜了,直奔那青年,那青年與拿槍與老虎戰在了一起,老虎雖然傷了一隻腿,但身法極快,逼的那個青年屢屢倒退,周瑜這時在旁邊,在身上拿出了火折子,撿了一隻粗大的樹枝,在樹枝上倒了點酒,把樹枝點著了,然後向老虎打去,老虎正在全神的和青年戰在一起,沒想到後麵的周瑜一下就得手了,燒到了老虎的後背,老虎身上著火了,又是殘叫一聲回頭一看周瑜正拿著火棍做出了要打他的氣勢,老虎看到大事不妙,就向森林深處跑了。